美文网首页教育
孩子不要学,没有学习的愿望,这是真的吗?

孩子不要学,没有学习的愿望,这是真的吗?

作者: 花婆婆 | 来源:发表于2020-04-21 16:06 被阅读0次

    “我的孩子很皮,很差,好坏话都不听。”

    “我的孩子一点都不听话,怎么说都不听,就是玩。”

    “我们这个不要学习,学不好的,一天到玩去捉弄姐姐,现在为了保证读高中的姐姐好好上课,把他带到外婆家,两个人分分开。”

    ……

    这次开学前的家访中,听到大多数的家长无奈吐槽,有许多父母很自然地给孩子贴上“不好学”“不认真”“不要好”等负面标签。

    有一位妈妈详尽讲述了她家儿子假期里不愿意下楼跳绳,不像邻居家的孩子跳绳很利索,怎么叫,他就是不愿意去锻炼;竖笛吹奏几分钟完事儿,完全要在妈妈紧盯下才会多练习几遍;以前还给他付费去培训班学唱歌,没多久就不愿意去了,其实他平时在家经常唱歌的,那个培训班有个女孩子已经唱得很好了。

    这个男孩读一年级时,下楼梯需要并脚走,肢体协调性不是很好,他的运动能力目前比同龄孩子弱一点,不愿意和高手一起跳绳,不愿意去唱歌,是不是自感不如他人,又惧怕被评价差、弱呢?


    孩子想要好好学习的愿望,是跟他乐观地感知世界——认识周围世界,特别是自我认识,不可分割的。他对自己的认识是怎样的呢?他自认为是一个不爱学习的孩子,不上进的孩子,还是觉得自己有值得骄傲的地方?这样的认知从何而建立呢?

    父母们往往能一眼看到孩子明显的进步痕迹,比如字写工整了,作业很早完成,计算准确等等,其实这些都是父母们期待的结果,如果想要的结果没出现呢?迎接孩子的往往是一顿教训。那么孩子是不是真的没有进步,真的没有可取之处?

    有一位爸爸说他家闺女作业不会拖欠的,但是每一次都是临近上交,开始奋笔疾书、挑灯夜赶。我笑着说,“你家闺女还是很有责任感的,知道这个事情必须要由她负责任。”爸爸听了嘿嘿一笑。

    生活中,大多数的父母都是拿优秀生的标准来衡量自己的孩子的行为,虽然口头上没一个会承认。因此,很多时候眼睛里都是孩子行为的“不达标”。一个年纪幼小的人,经常不断地接收到负面的标签,体验不到“我行”的自豪感,对待学习,自然提不起兴趣。


    真正的教育开始于自我教育,自我教育始于对自己的认识和期待。

    充满乐观情绪的自我认识是孩子渴求知识的前提条件。要培养这种乐观的自我认识,就要使孩子亲身体验感受到:我获得了xx进步。

    相信有父母会抗议:看他压根就没什么长进,叫我拿什么肯定他。

    其实做父母最大的能耐就是“鸡蛋里挑骨头”,能够看到孩子行为有积极意义的这一面,就那一个小小的闪亮点,去发现它,帮助孩子看到它,放大它。

    比如上面提到的女孩会将作业拖到很晚做,我们可以从肯定她的责任心开始和孩子交流,任何人被肯定的时候,内心升腾的是向上的力量,一个为自己感到自豪的人一定会对自己有新的期许。

    再如前面那位运动协调性不是很好的男孩,可以强调他生活中行动能力比过去强了,不需要再并脚下楼梯的闪光点,慢慢帮他树立自信心。

    男孩不愿意动,不愿意去培训班学唱,首要的是同理他,通过对话理解他的心情,理解他的行为,这份理解要与他表达,一个被感同身受的人会瞬间被赋能。关于如何肯定孩子而非表扬孩子,我们下一次再详谈。

    学习的愿望是一种精细而淘气的东西,只有学习的付出跟孩子的自尊感密不可分的时候,他的劳动才能成为快乐的、诱人的、自愿的劳动——苏霍姆林斯基

    当学习对象既是可以理解的,也有适当的难度,才能培养孩子学习的自尊感。怀着自豪而欢乐的心情回顾学习的经历,为自己的努力所达成的目标感到自豪。

    当孩子因为解出一道题为自己喝彩的时候,你会因为题目的简单而笑话、否定孩子,还是跟着一起开怀,为他鼓劲?

    反复看不到自己优点的孩子,他的学习愿望就会消失,学习行为也不存在了。如何使孩子看到自己“行”,自己“可以”,自己付出努力的结果,体验到“我很棒!”、“我不差”,都是需要我们付出心力去发现,去挖掘,哪怕是一丁点想去努力的心愿被看到,对孩子肯定的一句所蕴藏的巨大的能量不可小觑,越是被理解的孩子越是容易启动上进心。

    你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刻,是欣赏多还是挑刺儿多呢?爸爸妈妈欣赏的口吻与言语,哪怕只有5分钟,给的爱都是正向能量!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孩子不要学,没有学习的愿望,这是真的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ntpi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