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科学家钱学森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清华经管学院院长钱颖一接受《财经》杂志采访时说:一个原因是我们对教育的认识,过于局限在“知识”上,教师传授知识学生获取知识好像就是教育的全部内容。我曾把中国式“因材施教”的特点概括为“多学一点、早学一点、学深一点。”
所谓“早学一点”就是说中国教育比较超前,恨不得让两岁孩子背古诗、学算术,将知识提前学习,很多中国孩子小学学习的知识是欧美国家中学的知识。
所谓“多学一点.学深一点”就是中国孩子的作业、学习内容的范围和程度远远超出国外学校。但是不管怎样,所有这些都是局限在知识上。
在钱颖一看来,教育绝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和知识获取,他引用了爱因斯坦的一句话:大学教育的价值不是为了记住很多事实,而是为了训练大脑会思考。
钱颖一认为创造力等于知识乘以好奇心和想象力,知识越多,未必创造力越大;知识通常是随着受教育时间的增多而增多,但是创造力并非随着受教育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因为好奇心和想象力并不是随着受教育年限而增长,而是非常取决于教育环境和方法。”
#奇谈杂阅#知识的局限20170518奇谈:知识是具体而有用的,而追求有用本身就会形成一种狭隘和局限——因为有用的都在当下,具体而可见,是对过去已有的总结和提炼。而愿望、创造力以及探索精神是面相未来,拥有不确定性的。
一方面,当然需要科学的理性进行推导,其中有很多方法论和技术,需要知识的支持。
一方面,则是要避开“知识”实用性的诱惑,困在当下。
问题比答案重要,过程比结果重要,学习比知识重要……
20170518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