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摄影》里面有一句话这样说:
“摄影本是没有意义的,有意义的是当我拿起相机按下快门的那一刻,将本该流逝的瞬间定格成永恒。”
摄影本身是一种「回忆的手段」,是感知与表达。
当下你认为拍下的照片平平无奇,但当这个照片随着时间淌过,它的价值在于封存了时间,再去看这张照片的时候,它就变成了「情绪的证据」。
生活是琐碎的,也是复杂的,人们拍下照片用来归纳生活中的不同角度、阶段与经历,是一种「享受生活」的体现。
“翻过相片,是往事再映。”
你所看到的美丽景色,终究是带不走的风景;你所听到的海誓山盟,终究是消散在空气中的诺言。而相机弥补了这一遗憾,让事后再回看起这张照片时,拥有了视觉和听觉的「再次延伸」。
至于人们为什么喜欢拍照,我认为理由很简单。
拍照是不同于文字的一种特殊表达方式,情绪上两者虽然无异,但是照片给人以画面是生动且具体的,更是真实的。
它能够引发人遐想,穿越回去照片定格下的那个瞬间,在左右拥挤空间。照片就是外部世界传递给内心世界的工具,也是时间切片的留存。
我在网上看过很多观点,
有人说:“拍照就是收集世界”
有人说:“拍照就是短暂地占有某样东西”
有人说:“相机的使用对世界具有侵略性”
有人说:“拍照让人的回忆更加鲜活”
不管是哪一种观点,我都认为是相当有趣的奇思妙想。
照相之所以给人以留念,最重要的是它具有时间成本和回忆价值。
在很多小说和电影里,我们不难发现结尾的泪点都是由一张照片引发的。
它可能是再也回不来的亲人
它可能是再也回不去的感情
它可能是某一美好瞬间的定格
它可能是日新月异后的留念
照片能产生情绪,是因为这种永恒告诉你一件事,那就是「一旦历史没有保存,那它的回忆只能越来越模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