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亲出生在上个世纪的普通农民家庭,我的爷爷是村里的老支书,兄弟姊妹七个,在那个缺衣少食的年代,一大家子人吃饭都成问题,我的爷爷却供我父亲上完了高中,没考上大学辍学回家了。不得不说爷爷还是很开明的,他没有因为家里经济条件捉襟见肘而继承老传统,但是还是有重男轻女思想作祟,毕竟我的大姑和二姑没进过学校门。
刚从学校回来,村里的小学缺老师,父亲学历还算高,自然而然的就进了学校当起了代教,一教就是十年,最后由于有了我和弟弟实在难以维持生计父亲离开了学校,开始了他的另一番搬砖生涯,每每春节过完,父亲就跟着村子里的熟人一起出门了,工地搬砖,砖厂搬砖,打临工等等各种工种他都干,为了让父亲在外毫无后顾之忧,母亲把家里打理的井井有条,农忙时父亲会请假回来帮忙,完了又只身外出,那些年拖欠工资情况是常有的事,辛辛苦苦干一年到头本就赚不了几个钱到年底了通常工资还要不下来。
虽然我们家的日子一直过得紧紧巴巴,但是父母从没亏待过我和弟弟,巧手的母亲总能在过年前早早地给我们准备好新衣,别人家有的我们也都一样不少,那个时候总盼着过年,有新衣服穿,还有平时吃不到的好吃的。从除夕一直到十五年才算过完,那个时候日子平淡却也过得快乐,年味十足。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却再也找不回小时候的那个感觉了,节日的味道还是淡了些。
初中毕业我也准备辍学了,那一天一大早,我还赖在床上没起来,大伯和姑姑家的哥哥们都收拾行李准备去县里的高中报到了,还在挑大粪的父亲思来想去还是回来喊我赶紧起,收拾东西和哥哥们一起去学校。
后来从母亲口中得知父亲当时的纠结,其实他心里从一开始是想让我继续读书的,只是手里没有一点积蓄,在当时学费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家里根本拿不出那么多钱,还要勤劳的父亲和母亲凭借自己的双手,在那个暑假上山下岭,东奔西走,采摘了一批五倍子,买了个好价钱,才勉强凑够了我的学费。
当时的我不理解,现在想想,真的很感激我的父亲,那一年可以说是我人生中的一次转折,如果没有继续上学,我会和村里的其他同龄人一样早早地出去打工然后结婚生子,然而我的父亲却没有为我选择这条路,他希望我多读几年书,我的命运因此走上了第一次转变。直到我高考和弟弟中考双双落榜,,我知道父亲有多大希望就有大多失望,懂事的弟弟自动选择了放弃,把机会留给了我,后来我上了高四,到大学毕业上班。父亲脸上的愁容略显舒展,他觉得他女儿算是给他长脸了,书总算是没白读,工作也算稳定了。
我上大学期间,父亲和母亲一直在外打工,所有的脏活累活他们都干过,早早辍学的弟弟开始进入社会打工,时不时的给我打零花钱,给我买了电脑。后来目前一直对我说,将来你要记得对你弟弟好点。是呀,这些我都知道,我是加倍的对弟弟好。
我的父亲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他很开明,并没有因为我的女孩子而放弃我,反而是一直偏向我,就在亲戚七嘴八舌的说让我念那么多书却没让弟弟读终究成了父亲永远的遗憾。我知道,父亲也不想这样,只是由于种种原因不得已而为之。
我的父亲亦是我人生的导师,不管何时何地遇到何事,他总能第一时间给我合理化的建议,他走得路比我吃的盐要多,他没有惊天动地的大道理但自有他的一套人生哲学。
上班前几年电话里他依然会问我的工资不够花,每周也要定时给家里报平安,回家的次数屈指可数,父亲是真的老了,前几年因为给人搬运货物从车上摔下来,脚骨折成了旧疾,留下的后遗症也是治不好了,走路一瘸一拐,面对生活他依然乐观。
我的父亲是我们家的顶梁柱,小时候我和弟弟都有些怕他,最害怕他问我的考试成绩,现在我们更多的是理解,理解他的包容,理解他的不易,理解他的恨铁不成钢,现如今我们家的日子稍稍能好一点了,弟弟也已成家,只希望我的父亲和母亲能康健顺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