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职业的选择》读后感

《职业的选择》读后感

作者: Tequila_chen | 来源:发表于2020-02-16 16:14 被阅读0次

         Tim Urban《职业的选择》刊登在《读库1902》上,(原载于https://waitbutwhy.com, 题为《How to Pick a Career (That Actually Fits You)》,https://waitbutwhy.com/2018/04/picking-career.html。中文版由谢熊猫君翻译)。正处于职业十字路口的我,觉得或许可以在这个文章中找到参考的思路或者指引的方向呢。

        文章中提到的“厨师思维和厨子思维“很有意思。文中说到“第一思维原则”(厨师,a chef)就是像科学家一样思考:把核心事实和观察拿出来,从它们的碰撞中得出结论。坚持下去,是可以创造出新的菜谱(新的思维)的;而“类比思维”(厨子,a cook),则是根据现有的菜谱进行模仿操作。厨师思维跟厨子思维就是思维光盘的两个极端,一个是原创,一个是随大流;一个需要投入很多的时间和精力才有可能做到,一个则是闭着眼睛就可以完成。很遗憾地发现,自己很多时候都是厨子,极少时候是厨师。比如说日常穿着,现在流行什么就穿什么,很少会根据自己的实际气质进行搭配;或者是做手账,也是参照别人的模版,没有自己的原创。但是很多时候,我们是需要有厨师思维的,比如说生活很重要很重要的事情,像职业选择就是其中之一。毕竟我们工作的时间是有至少四十年,如果这四十年都是得过且过,那还不如不过呢。

        那,到底要怎么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呢?怎么才知道这是我自己真正想要的职业而不是他人比如说父母想要我从事的职业呢?Tim Urban引入了“欲望八爪鱼”的概念,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欲望,而欲望跟欲望之间不是和平相处的,很多时候可能是相处掐架的。比如说“个人欲望触手”想要在没日没夜地在家里看书,看个天昏地暗,然后“实用主义触手”跑出来说,哎,明天要交房租了,要去工作赚钱交房租啊;再比如说“生活方式触手”想要岁月静好,管好自己就行,“道德欲望触手”马上跑出来指责说怎么可以这么自私呢,世界等着我们去拯救呢而你只想着自己。欲望八爪鱼很复杂,没有哪个人类能够满足所有的欲望。人类的欲望,是一场选择、牺牲和妥协的游戏。

        了解欲望八爪鱼后,接下来就是剖析它,看看最长的触角到底是哪一根(跟木桶理论刚好相反哈)。挖掘自己内心的潜意识不是一个舒适的过程,但是我们还是需要认真的分析,我选择这么一个职业,到底是哪个欲望在支持或者反对?支持的原因是什么?反对的原因是什么?需要把所有的感受都列出来,才能够让自己有比较清晰的认知。这就结束了吗?Not yet。接下来是继续揭开这些欲望的真实面目(极度不舒适),细细拷问,这些欲望真的是自己潜意识的吗?还是他们(包括父母、朋友、社会环境等)强加给自己的?这些欲望的来源是什么?这个过程可能让自己怀疑人生觉得自己真的是蠢爆了,比如说我现在意识到大学时候选择的工商管理这个专业,是因为高考前有个同学说她计划选择工商管理专业,并且罗列出来这个专业的优势以及就业前景,而我当时觉得好像也还不错,于是高考完就糊里糊涂地坚定的选择了工商管理专业,根本没有考虑过其实自己更想学法语等语言类专业;也有可能让自己更进一步了解自己的内心,更加坚定自己的选择;同时也有可能是更加模糊了:我到底是谁?要干啥?这不是一个心情愉悦的过程,但是值得我们花时间去剖析自己,就像厨师愿意花时间去研究各种食材然后创造出新菜谱一样。接下来还有一个极度不舒适的过程:进入否认监狱找出那些被压抑和否认的欲望。这个否认监狱里面关着的是那些自己潜意识里面可能都没有察觉到的欲望,为什么没有呢?可能是因为一开始就被打压,所以干脆让位给了哪些别人植入的期望,久而久之就隐身了。但是察觉不到不代表不存在,这个时候就是需要深入到潜意识之下把这些欲望给找出来,过程可能非常痛苦,会遇到可怕的怪兽,但是只有这样才能了解真正的自己。

        我们已经知道欲望八爪鱼的触手是不可能和平共处的,那任由他们打架吗?胜者为王吗?当然不,我们需要给欲望们排序,分出优先级。这里Tim Urban有一点很重要的建议是,“用厨师思维来做,以真正的自己为基准,参考自身的演化过程,然后意识到此时此刻的你最重要的是什么”,关注自己的真正需求,因为你才是唯一一个有资格决定自己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的人。如何排序?Tim Urban喜欢用书架体系:

       1.在最上面的是“最特碗”(最特别的没有商量余地的碗),里面装的是不惜任何代价都要满足的欲望;

      2.书架的顶层是能够驱动你的职业选择的欲望;

      3.书架的中间层是那些你愿意接受的、不怎么高尚的欲望;

     4.书架的底层是想要的、但是目前不是很重要的欲望,可以随时根据实际情况往上挪;

    5.书架旁边的垃圾桶里装的是那些你拒绝接受的的驱动力和恐惧。

         需要明白的是,我们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不可能同时满足所有的欲望,“最特碗”和顶层的欲望越少,越有可能满足;而书架的中间层和底层的欲望越多,越有可能促进“最特碗”和顶层欲望的满足,从而有机会把中间层及底层的欲望提升,增加满足的可能性。这个过程就像四象项原则,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上,才能更好的掌控自己的人生。

        文章我还很喜欢的一个观点是“connecting the dots”。这个观点最早出自乔布斯,“You can’t connect the dots looking forward; you can only connect them looking backwards. So, you have to trust that the dots will somehow connect in your future. You have to trust in something — your gut, destiny, life, karma, whatever. This approach has never let me down, and it has made all the difference in my life.”在常规认知里,人们往往是选择一份工作/岗位,然后在这个岗位上兢兢业业地工作几十年直到退休。这个认知在传统职业比如说教师、医生等是ok,没有问题的。但是在非传统职业上,这个想法就不太可行了,而且随着技术的进步,传统职业也有退出历史舞台的可能。比如说,我第一份工作是做企业的薪酬,第二份工作是工厂的采购,而眼下的第三份工作是房地产评估。工作没有多少年就换了三份工作,在传统的观念里我是失败的,三十而立的年纪还是一无所成。但是我真的是失败的吗?那要看我是怎么定义“成功”的。如果我定义的“成功”是30岁的时候年收入100万, 那我确实是失败的,毕竟目前还负债三四十万呢;但是如果我定义“成功”是在40岁的时候成为一个能够输出优质文章且有广泛阅读量的writer(just like Tim Urban),那就是另外一种评判了:之前的三份工作可以增加我对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见识及阅历,是我的写作素材库中的宝贝,而这就把不同的工作给connecting起来了。

        说个题外话,有质量的长文章或者书籍看起来是一个十分享受的过程。我在看《职业的选择》的时候,以及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脑子里在思考一个问题:我能够写出高质量的文章吗?我愿意花费几个小时、几十个小时甚至上百个小时去查询资料、制作表格、写出几万甚至几十万字的文章吗?最近在阅读及写作上有一个思维上及感受上的转变。以前阅读/写读书笔记的时候十分焦虑,想要尽可能快地把书本看完、文章写完,结果就是看过即忘,文章的质量比不上小学生。在看了十几本医学大神之后,发现科学家的工作其实更多的是繁琐的重复的,而之所以能够做出非凡事业,是因为他们能够静得下心来一遍又一遍得地做那些看起来最不起眼的事情。这对我的影响是,我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去找资料、去积累,期待求量变带来的质变。这是一个小转变,却也是很重要的一个转变。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职业的选择》读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oapf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