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公历3月12日,是国家植树节。
不知道大家对小时候的植树节有怎样的记忆。
我记得我小学时,每到植树节这一天,学校会带着小小的学生到一片山坡上,在防护林的边缘,几人一组,按老师的指导种树、浇水。和几个真正总称作“好朋友”的伙伴一同由大人带领,幼稚纯白地感知着一颗小树落进土壤。那时候小小的树苗几乎高过了半个小小的我们。
小时候,我们总是想着长大。就像那棵树苗被栽进土壤一样怀着单纯的希冀和力量。
后来我们慢慢长大
随着时间的推进,我们按部就班地长大。就像树苗自然而然地生长。有些树苗被园林管理者精心修剪,有些有园丁无微不至悉心照料,有些被自由地放置在原野上,任其由着想法生长。
是啊,我们作为树,是有想法的。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想法逐渐丰富和成熟。刚开始只是跟自己喜欢的风、鸟雀、云朵玩,每经风雨,还会摇晃和哭泣。
后来,当我们看惯月生日暮,看惯云散云聚,经历了多次的晴空当照和风雨如晦,面对周身的世界和面对自己的成长,我们渐渐都多了更多的沉稳和坦然。
在摇曳的风里,逐渐扎深了根柢,长繁了枝叶。逐渐懂得生活的规律,慢慢理解生命的方向。风雨时我们知道用怎样的姿势和情绪撑一撑度过。日光和雨露降临时我们知道如何利用和珍惜,并且越来越懂得发自内心的感恩的定义。
成长中的相遇和离散
你还记得原来生长在你身侧,与你一同迎对日光和风雨,后来却移至他处的那棵树吗?你还记得曾在你枝头栖居歌唱,予你欢乐的那只鸟吗?你还记得,有一位慈祥温暖的老园丁,总是来关照你,给你浇水、修剪枝叶,跟你说话儿。虽然后来,他就没再来了。
这些在生长的过程中我们都会遇到。他们在很多时光里你们并肩站立,也有很多时候和你遥遥相望。
就像某个车厢理论中说的,人生就好像坐一列火车,中间有人在某个车站上车,与你同行一段路程之后又在某个车站下车。并不能真正一路同行。
但是,我们遇见的每一个人,都在我们的生命中留下痕迹。无论是喜悦或是消极,他们都教我们在某一个方向有所经历有所成长。坦然迎对成长过程中遇到的所有人。虽然回不到过去,但每个人都可以拥有未来。
成长中理解和享受孤独
这世界树有很多种,绝对不是相同的姿态和形状。它们也生长在不同的环境。有的环境天气温和变化规律。有的环境却多些艰难和窘迫。有些在园子里,有人精心照看修剪,有些在檐下的角落,郁郁长不见春日。有些在广袤的旷野上,常年和强劲的风对抗。
园子里的树嫌旷野的树粗糙,旷野的树嫌园里的树拘谨,不是好的模式。
环境不同经历不同,它们是不同的树,每一种形状,都是各自长久生长的结果。一棵树享受独处,不断认识自己,提升自己,其实也并不孤独.。
成长中梳理生命之序
伴随着成长,一切都更加清晰和坚强了。我们自己,和我们看到的世界。
我们有了自己喜欢的形状,并且想要向着那形状生长。过路的鸟儿会带来一些消息,某个原野上的某棵树已经长得很好看。它们身形优美,而且开了花,结了美味的果实。它们枝叶繁盛,很多过路的生物都夸赞它优秀。
我们听着,并不心急。因为我们理解,每一棵被道作优秀的树,也都经历着莫测天气的考验和长久时间的累积。它们和我们不同,但生长的规则和时序却都一样。它们有它们成长为现在姿态的理由,我们也有要为着自己想成为的姿态做的承担和努力。
周恩来总理说:任何新生事物在开始时都不过是一株幼苗,一切新生事物之宝贵,就由于在这新生的幼苗中,有无穷的活力在成长,成长为伟人成长为气力。
我们每个人,也都从这幼苗开始,就开始积攒成长一生的气力。融入自然地生长、承受孤独地生长、坚定姿态地生长、迎对每一天的雨雪和太阳。对我们来说,生命仍在春天,我们仍可以怀着希冀地道一句:
chun
春
guang
光
wu
无
xian
限
hao
好
三毛有一首诗,也许看到这里很多人想到了。觉得这首诗文字情绪淡泊却又渗透着无比的坚定。
如果有来生,要做一棵树,
站成永恒。没有悲欢的姿势。
一半在尘土里安详,一半在风里飞扬;
一半洒落荫凉,一半沐浴阳光。
非常沉默、非常骄傲。
从不依靠、从不寻找。
后面她还写到一只鸟,因被打动,送给大家:
如果有来生,要做一只鸟,
飞越永恒,没有迷途的苦恼。
东方有火红的希望,
南方有温暖的巢床,
向西逐退残阳,向北唤醒芬芳。
如果有来生,
希望每次相遇,
都能化为永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