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博士张遇升制作的精品课程,提供了实用而系统的精力管理秘籍。
医学上发现,负责记忆与空间定位的海马体,过了30岁后每隔一年便萎缩0.5%,成年人的精力水平在30岁以后是逐年下降的,而事业、家庭对人的要求却是不断增加的,那么如何弥补这个缺口呢?
时间管理的方法也尝试了很多,有很大的改善吗?时间是一个恒定的资源,一天24小时,能被管理的弹性非常少,我们的目标不是延长这些恒定的时间,而是提升在这固定时间内的状态。
精力管理有一个金字塔模型,清楚地诠释了它的构成。
一、体能
体能是精力产生的基础,就像汽车发动机的马力一样。体能好,尤其是心肺能力特别突出的人,大脑的供血、供氧、供糖都会更好,因而效率高,可以长时间更不容易疲劳地工作。
一个检测自己体能的好方法,就是能否一次性顺利完成50个深蹲,如果可以完成,说明体能还不错,如果不能,可要好好学习改善了。
运动让人精力更充沛,因为耗氧量和能量的消耗都大量地增加,血流速度加快,身体分泌大量的激素,在此过程中可以给大脑提供充分的氧气和养料,同时清除代谢的废物。
可是有人说,乌龟的长寿恰恰说明生命在于静止。其实乌龟一动不动还长寿,是因为它的祖先也一动不动,而人的祖先是天天要运动的,在人类一百万年的进化过程中,多数时候都需要走、跑、跳、推、拉、挑。这些体力活动若在生活中消失,人的基因是不适应的,加上其他不健康因素就很容易出现慢性病。
怎样在繁忙的工作中养成运动习惯呢?
1、找到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
运动项目有几百种,不依赖任何器械的,至少也有几十种,花心思找到自己喜欢又适合的项目,是一项超值的投资。膝盖受伤,可以选择游泳,不喜欢枯燥运动,可以选择对抗性的球类运动,运动前多去畅想运动后的爽快感觉,想一想运动将会带给你的完美身材,是不是更有动力了呢。另外,有一项运动可以短时间内超大限度恢复你的精力,那就是蹦床,放在办公室随时蹦跶一下,五分钟重回巅峰状态~
2、设立明确目标,建立反馈机制
给自己设立虚无的目标,如每天都要运动,这没法完成,到底什么样的运动、多大的运动量,可以给自己设定一个具体的、可测量的、可实现并有时间限制的目标。同时,迅速的反馈机制也很重要,能有效帮助你形成这个习惯,比如每天称体重,这个举动更有利于减肥。
3、碎片时间运动
工作再忙,可以每天抽一分钟运动吗?有研究表明,每天一分钟的高强度骑自行车训练,每周坚持三天,一个月12次,就能让人的血糖水平降低15%。高强度间歇训练能让你短时间内提高心肺能力、爆发力,燃烧大量的热量。做完一套高强度间歇训练以后,人的代谢率在之后的48小时内还高于正常水平,即使你结束了训练,还在燃烧脂肪。
饮食方面有三条重要的规律可以提高精力:
1、少吃多餐,变三顿为五顿
2、吃低糖高营养的食物,尤其是绿叶的蔬菜
3、多喝水,保持充分的水化(缺乏水分,容易感到疲乏)
二、情绪
现在心理学有大量的证据证明,情绪对人的记忆力、认知力、决策力都有影响,艺术家产出最高、创造力最强的时候,恰恰处于他们正面情绪非常高涨的时候,虽然经历了非常大的情绪波动,但真正有效率、有产出的时候还是在情绪最好的时候。
三、注意力
注意力能够让我们的精力有一个有效的输出,创造出有效的结果。没有注意力的精力,就好比空转的发动机,无法输出能量,人的意识也没有办法得到成长和塑造。
四、金字塔的顶端——意义感
意义感是人活着最高的追求,是驱动我们做事的底层逻辑,是人生的操作系统,是精力的最终源泉。
医学发现,生活中有意义感的老人,患阿尔茨海默综合征的风险比没有意义感的要低58%,很多老人甚至大脑出现了病理性的改变,却一直不发病,没有症状。
好的精力=充沛的体能+积极正面的情绪+随时可以聚焦的注意力+明确的意义感
听起来非常简单,但做起来可不容易,开始从细节入手,逐渐加强你的精力管理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