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新信息时代如何建立医生的个人品牌?

新信息时代如何建立医生的个人品牌?

作者: 海荣的小世界 | 来源:发表于2018-03-28 17:45 被阅读0次

我想先从我们医院的一位“网红”医生说起。

3月12日,我们在医院官微上推出了一篇科普文章,题目是《孩子春季长高小奥秘》,文章的作者是刚从省里进修儿保回来的陈从凤医生。这篇文章推出之后,一个小时内破千,过了一夜,差不多到了三千阅读量,现在是近四千。这是我们医院官微推科普文章以来最好的成绩。过后,我采访了陈从凤医生,问了她几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科普文章推了之后,生活有没有发生变化?

有。有很多陌生的咨询电话,有很多陌生的人,通过各种渠道加了我的微信。

第二个问题:为什么想到写科普?

被主任逼的,因为要完成科室任务。

第三个问题:选题的灵感来自于哪里?

有几个方面:一是我进修时候的老师是专门研究儿童营养的,因此在儿童营养方面学到了系统的知识。二是在工作中有很多的家长会咨询相关问题。三是季节带来的创作灵感。

第四个问题:在写这篇科普时做了哪些准备?

查了一个星期的资料,因为需要佐证一些东西。

第五个问题:当很多的陌生人找你咨询的时候,内心什么感受?

很有成就感和价值感。

第六个问题:将来会不会主动写科普?

当然会。已经想好了一个选题,应该属于上一个科普的连载,也是很多家长咨询最多的问题:宝宝是跟家人同吃还是应该“开小灶”?

在采访她的过程中,她还讲述了一个桥段。她在自己的朋友圈转发这篇自己创作的微信时,她屏蔽了自己的亲朋好友。问她为什么要屏蔽自己的亲朋好友?她的回答是:感觉不好意思拿不出手。

为什么一篇被逼写出的科普让她成了“网红”?

因为在新媒体时代,作为儿科医生,她构建了精准化的健康传播。

精准化的健康传播,一方面是让目标人群Get到自己需要的知识,一方面是输出医生的价值,其实就是打造医生的影响力。这是一个专业医生吸粉的重要途径。

下面我再讲一个故事,这个故事与一群人有关。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关注过湖南卫视周一到周四19:30——20:00的育儿科普节目《亲亲我的宝贝》,这档节目是2018年元旦推出的,现在收视率一直领先于全国卫视同时段节目。这档节目的诞生,其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

据制片人王知艺透露:《亲亲我的宝贝》脱胎于湖南经视的《周六家长会》。当年创办《周六家长会》是因为自己和节目组的导演们都是奶爸奶妈,导演组里最大的孩子5岁,最小的只有2岁。怎样才能做好新手父母?怎样专业育儿?并将这些专业的育儿知识通过电视这个渠道传播出去,分享给大家。于是就有了《亲亲我的宝贝》的基本形态。加上二胎时代的来临,这个选题就得到了更多的认可。

因为王知艺是做娱乐节目出身的,如何将娱乐与科教类节目相结合,让大家在轻松收看节目的同时,Get到更多专业的育儿知识,团队探讨摸索了近半年,最终敲定了方案:节目选题大多围绕家长最关心的健康问题展开,也非常讲究季节性和时效性。切实解决0——6岁学龄前儿童健康成长问题。在短短的30分钟内,送上满满的育儿干货。

既然是科学育儿节目,想要节目效果好,选对医生很重要。那么,问题来了:他们是如何挑选合适的嘉宾?他们遇到的最大困难在哪里?

制片人王知艺说:“选医生往往有两大门槛,能说会道的不一定够权威,资历够的表现能力不一定好。加上又是一档小日播节目,对专家的要求很高。只有葫芦里能倒饺子的专家才能既满足电视的呈现,又能用有趣的方式给家长传授通俗易懂的育儿秘籍。”

现在,《亲亲我的宝贝》的“医师联盟”队伍,是从全国上千名医生团队中挑选出来的专家。其中包括:中国火箭军总院特需专家、《天下女人》特邀育儿专家郑玉巧;复旦大学儿科博士,新生儿科主治医师严虎;中医全科医生、中美双博士后谢雪娇;“80后”特聘讲师,中医医馆馆长刘钊;北京美中宜和儿科主任李瑛。

这是两个关于科普的故事。这两个故事让我思考了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时代呼唤科普还是科普遇上了美好时代?

第二个问题:做科普究竟能给医生带来什么?

我先回答第一个问题:是时代呼唤科普还是科普遇上了美好时代?

先看这样一组数据。

2015年的最后一天,国家卫计委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仅为9.48%,也就是说,我国每100人中具备健康素养的人数不足10人。

这组数据的背后,是更多的数据呈现。

根据国家卫计委公布的资料显示,我国每年心源性猝死人数约为54.4万人,平均每分钟猝死1人,居全球之首。同时,我国心脏骤停的抢救成功率极低,能够经抢救而存活的患者比例不到1%,远低于发达国家2%——15%的猝死抢救成功率。原因主要与我国民众急救培训普及率低下,自救与互救能力缺乏,无法在猝死发生的第一时间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有关。相关资料显示,美国公众急救技能的普及率为25%、瑞典为45%、澳大利亚为50%、日本中学生为92%、新加坡为20%、中国香港为18%,而在我国大陆,民众急救技能的普及率还不到1%。再比如,我国目前有700万脑卒中患者,并以每年200万人的速度在增长。照此估算,我国平均每分钟有5人发生脑卒中,其中3人死亡,存活者则会遗留不同程度的残疾。同时,我国脑卒中的死亡率是欧美国家的4——5倍,是日本的3.5倍,超过印度、泰国等发展中国家,且以每年8.7%的速度增长。这些“显著差异”,很大程度上与我国民众自身健康知识缺乏、不懂得疾病预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不了解疾病的“预警信号”,以及发病后没有及时就诊、及时治疗有密切关系。

所以,在大健康时代,专业的医护人员必须要站出来,为医学科普发声,为大众传播正确的健康观念,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

今年两会有一项改革举措,取消国家卫计委,成立全国卫生健康委员会。这个信息为所有的从医者指明了方向:从大医疗到大健康,医护从业者的责任也升级为从埋头看病,到埋头看病与抬头科普并重。这也是医护群体的社会价值体现。

现在回答第二个问题:做科普究竟能为医生带来什么?

第一:将专业知识和临床经验整理成自己的知识成果。这样一个转化的过程,其实是雕刻一个好医生的过程。

每个医学工作者都想成为一名好医生。那么,什么是好医生呢?

好医生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是通过精心的处理和治疗,使患者病情好转或痊愈。

第二层次,是有能力带领一个团队,使更多的患者得到治疗,并得以康复。

第三层次:是能够利用自己所掌握的医学知识,通过各种传播途径,使更广泛的人受益。获益人群不仅包括到医院来就诊的患者,还包括所有医院以外的人。

第二:吸粉,扩大朋友圈。

在“粉丝经济”时代,粉丝就是资源,就是潜在客户。

第三、当“死忠粉”积累到一定量的时候,医生的个人品牌就形成了。个人品牌就是市场竞争力。

第四、成为新时代令人敬仰的“斜杠青年”。生活不再是单调的查房开医嘱做手术,还有写科普做直播成为健康节目的主持人,生命的空间会越来越大,脚下的路会越走越宽。

第五:社会价值的最大实现。

“越是大专家,越要做科普”。

医生做科普,医院搭建健康传播的平台,这是医院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同时,立足公益性的本质,医院也将从“以疾病为导向”转为“以健康为导向”。而我们在做医学科普的过程中,就是在铸造医院的健康文化品牌——职业精神、科学理念、文化内涵、人文情怀,缺一不可。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新信息时代如何建立医生的个人品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ojuc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