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这部纪录片是在我的朋友圈里,我朋友分享了这部神级纪录片,她说她最喜欢里面东北虎的镜头:当"大猫猫"们出现在屏幕上,由于制作团队高超的摄像技术和影片高清的画质,他们身上的鲜艳的花纹、纤细的,分毫可见的皮毛、具有威慑力的眼睛,和他本身敏锐矫捷的身姿无一不在背景是大片白茫茫雪景中,一下子地跳入我们的眼睛里。
对于我来说,我比较震撼地是第一集中"高原上的山神"——野牦牛。这一集我看到了牧民与野牦牛之间为了牛群的支配权争夺的比较有意思的场景,也看到了野牦牛威风凛凛地,宛若天生下凡一下从山野间飞奔而下的壮观画面。野牦牛身上的桀骜不驯,自由洒脱,却尊重和敬畏自然天理的性格,是我非常欣赏的,也是我需要衷心追寻的。
就像我以往分享的感悟一样,在看完全部《众神之地》的剧集之后,我的脑子里还是有闪过一些念头,供自己反复咀嚼和思考。
1. “我们为什么挑选这些动物来拍摄呢?有部分原因是因为他们都是食物链顶端的哺乳动物,他们可能更加接近某种大自然的、比较极致的解决方案。” 这句话摘自这部纪录片的总导演曾海若在B站的采访中所谈到的。当听到这句话时,我心里想到的是:我们人也是一种动物,那么我们是不是能通过观察他们,思考他们的所思所想,进而从他们身上学到什么,学到某种解法来帮助我们解决我们实际生活的某些困难呢,或者退一步说,解决我们一些生活中的困惑呢?
我想应该是可以的。虽然都市生活可能远没有生活在大自然中那么野性、充满生命力,但是我觉得,我们可以将除自己之外的所有东西,都看作自然环境或者说是社会环境。纪录片中,东北虎、野牦牛、白海豚、亚洲象因受到了极大地关注而被人类保护地很好,换言之可以说,他们采取的策略非常有效,跟人类、跟人类所构筑的社会和自然环境能够相互适应,才得以生存下来。
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如果要生活地比较舒心,相对自在一点,说地功利一点,本身就是需要跟自己周围的环境相适应,利用好自己能够团结的力量和资源,找到一条属于自己的生活成长的道路,从而助力自己的成长。
2. "人类为了对抗残酷的荒野,依靠了牦牛的力量,而这力量的唯一来源,同样也是荒野。" 野牦牛那集中,结尾处的这句台词其实也让我有些奇妙的联想:首先让我想到了某个古希腊的传说:大地之母有个儿子天生力大无比,跟人打架没有不战胜的,但是他的力量源自于大地,当他双脚站立在大地之上时,大地就会源源不断地给予他力量和支持。其次我想到了我们现实生活中的很多很常见的"悖论性"的现象。
比如说,从小到大,我们都十分讨厌或者说是厌烦父母对我们的管控,希望尽早摆脱他们,能够马上独立起来,但是初入社会、涉世未深的我们却又不得不依靠父母的经验和资本,来完成到社会之中对自己价值的探索和挖掘;在社会中的我们,一面对社会文化、网络时代传递给我们的"996"、"内卷"的价值观嗤之以鼻,选择躺平;另一面却享受着社会给予我们的各种福利:便利的交通、丰富的娱乐活动、多彩的网络世界......
好像无论哪个时代的哪一代人,都是在学习和积累了上一代的经验之后,破旧立新,敢于进步和再度创新的。这无所谓尊敬与否,只是因为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需要完成的任务,而且在那个时代下,只有那一代人可以完成,谁也替代不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