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这部作品,前半部分读起来虽然语言优美,妙趣横生,但感觉颇似《唐顿庄园》,没有太多新意。读到后来,随着人物形象越来越清晰,几个矛盾越来越难以调和,不可避免的“轻悲剧”色彩越来越浓厚,我也开始感受到作者的独特风格与视角。
![](https://img.haomeiwen.com/i28870320/267d6e1a562f5195.jpg)
有些文学作品,当你读完最后一页,合上书的时候,会感到一种圆满,并从此将它束之高阁,忘到脑后;另一些作品,就像余音绕梁的浑厚乐曲,让你感到一种惆怅,不由自主会去回味和思考。石黑一雄的这部作品,属于后者。正如他自己所说,“创作从来都不是宣泄愤怒或狂躁的手段,而是用来抒发某种遗憾,纾解忧愁”。
石黑一雄是一个典型的日本名字。当看到这部作品时,我感到很好奇,为什么一位日本作家会写一部有关英国贵族生活的作品呢?当查询过作者生平,才明白,他5岁随父母来到英国,多年来已经完全融入了当地社会。
随之,萦绕在我心头的另一个模糊的疑问,也迎刃而解——我总觉得这部作品中的主仆关系,与《唐顿庄园》里的有些不一样。但究竟哪里不一样,也说不上来。表面看起来,两部作品里的主人与管家,都是多年主仆,相互尊重理解和关照,关系很和谐。后来我终于想明白,《长日将尽》中不断强调的,管家对主人的无条件忠诚与奉献,并以此为荣耀,我在《唐顿庄园》中并没有看到。两部作品中,管家对主人的态度,一种是纯粹的职业精神,另一种是更深层的依附与尽忠之心。我想,只有日本作家才会写出第二种态度来。
石黑一雄曾说,“人不是由三分之二的这部分东西和剩下的那些东西所组成的。气质、个性和眼界不是那么独立存在的个体。你无法将它们区分得那么清楚。你最终看到的是一个有趣的均匀混合体。这在本世纪后半叶是相当普遍的事情——具有混合文化背景和混合种族的个人。这就是这个世界发展的趋势。”他以自己的作品,诠释了这种融合。有意思的是,如果你看一下作者的照片,就能一下子意识到到,这是一张活在西方文化中的亚裔面孔。
全书的一个主线矛盾,围绕尽忠尽职vs守护亲情展开。有点“忠孝难两全”的味道。不过,管家史蒂文斯效忠的不是君王,而是一位英伦贵族。他认为自己“已经将全部才能用以服务一位伟大的绅士”而通过这这样一位绅士,他“服务了全人类”。他秉承了父亲对”尊贵“的理解,把尽忠职守当作人生的最高理想来追求。为此,他不惜错过了父亲生命的最后时光,也错失了心爱之人。
在他服务的绅士凄凉离世后,在自己的人生暮年,史蒂文斯苦苦寻求心灵的安宁。表面上,他以各种方式说服自己,认为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然而,内心深处,他早已承认,自己终究是错付了。
满怀的惆怅,在暮色中弥漫。伴着英国乡村的黄昏美景,史蒂文斯踏上归途。心里还在盘算如何更好地满足新雇主的打趣需求……生活还在原有的轨道上继续,一切都已无法改变。
书中还有一些明显的矛盾冲突,例如代表现代政治的“无原则的专业人士”和传统绅士,这种“高尚的业余人士”,究竟谁更能把国家治理好?不懂政治的普通百姓,是该完全信任政党领袖的判断,还是应独立思考,发出自己的声音?对人生来说,结果和过程哪个更重要一些?思考这些问题,给这本书的阅读体验增添了不少乐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