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写了篇关于守心的文章。其实我觉得写归写,还是会很难。首先,人的性格各异。其次,人的从小生长环境各异。很少人可以通过成年后的自我剖析,来完善自我蜕变。人,总会回到自己童年的时候。
读一些心理书,寻找固有思维的一些来源,尤其是有的思维是青少年时代烙下的,而现在的时代和情况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然后斩断他。当然,斩断他也有斩断的坏处。比如会和过去的一些社会关系说再见。
比如,曾经看到一个患者,因为颌面部畸形遭到了同学和小伙伴的嘲笑。然后,他做了正颌手术,接下来,他出国了。告别他童年所有的社会关系。这是一种自我救赎的方式。但是很少有人可以这样彻底。因为,有些原生环境下的影响,是会很隐匿的。比如,一个经历灾荒年代的老人,对于粮食和金钱的节省,即使到了新的环境中,还是不会改变。而同样,一个家境富裕的人,童年的塑形,使得他即使生活困顿,也还会有挥霍的坏习惯。
啰嗦了半天,守心要有加减法,更要破心,破心就是分析思维产生的原因、环境。从而更好得自我突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