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望月怀远》唐.张九龄
这是我最喜欢唐诗之一,所以想了解这首唐诗的作者,下面我把作者的故事说给大家听:作者是唐朝著名宰相张九龄,字子寿,谥号文献。韶州曲江(今广东省韶关市)人,世称“张曲江”,他是西汉留侯张良的后代,也是西晋壮武郡公张华的十四世孙。
唐仪凤三年(678年)出生于世代仕宦的家庭,曾祖父、祖父、父亲均在府衙作小官。
张九龄幼时聪明敏捷,擅长写文章。9岁知属文,13岁能写出好文章,写信干求广州刺史王方庆(相当于广州市市委书记),王方庆非常赞赏他,说: “这个小孩一定能有所作为。”王方庆的赞叹,对鼓励他立下远大志向有积极作用。
青年时期的张九龄,才智过人,勤奋好学,能诗善文。武则天长安二年(702年),登进士第,授予校书郎官职。长安三年,宰相张说因直言得罪了武则天的宠臣张昌宗,被流放到岭南,过韶州,得阅张九龄文章,夸奖他的文章写的不错。张说博学多才,是当时文人的领袖,又是朝中多有建树的重臣,他的激励对刚刚走上人生道路的张九龄是很大的鼓舞。
开元四年(716年)秋天,张九龄又以“封章直言,不协时宰”,招致了姚崇不满,这年秋天,他以秩满为辞,去官归养。张九龄回到岭南,住了一年多时间。他并不闲居,而是想为家乡办点实事。回到家中,便向朝廷状请开大庾岭路。张九龄出入岭南,也走过这必经之路,对大庾岭梅关“人苦峻极”的险阻深有感受。梅岭古道成了连接南北交通的主要通道,后人誉为“古代的京广线”,不仅为唐代南北交通作出巨大贡献,而且造福子孙后代。
开元六年(718年)春天,张九龄被召入京,返京时,好友王司马一直送到大庾岭。到京后,因修大庚岭路有功,拜左补阙,主持吏部选拔人才。张九龄的才学与能干渐为大家所认识。吏部考试选拔人才,他与右拾遗赵冬曦四次奉命参与评定等第,都能公允服人。开元七年,改任礼部员外郎,开元八年,又升迁司勋员外郎。
开元九年,张说入拜宰相。张说对张九龄早寄以厚望,见他果然文才出众,又和自己同姓,便与他论谱叙辈。靠张说的赏识和提拔,张九龄提升为中书舍人内供奉。
开元十一年,张九龄被任为中书舍人。
开元十四年四月,宇文融和李林甫等人弹劾张说,张说被罢相,张九龄也受牵连改任太常少卿。六月,奉命祭南岳及南海,就便归省。是年秋张九龄回京,仍被指为亲附张说,调任外官,出为冀州刺史。
开元十七年(729年),张说又被玄宗拜任尚书左丞相、集贤院学士。
开元十八年(730年),张九龄转任桂州(今广西桂林)刺史兼岭南道按察使摄御史中丞。他便道归省,与家人欢聚。开元十九年春,他从桂林乘船顺流巡行按察来到广州。
开元二十一年五月,张九龄升任检校中书侍郎,十二月,授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修国史,主理朝政。
开元二十二年五月,张九龄迁升中书令集贤院学士知院事修国史。
开元二十三年,加封为金紫光禄大夫,累官封他为始兴县伯。李林甫自己不学无术,因为张九龄的品行被唐玄宗赏识,心理非常妒忌他。于是推荐牛仙客担任知政事(“掌管政事”),张九龄多次说不行,惹得玄宗不高兴。
唐玄宗被李林甫的谗言所惑,遂于开元二十四年迁九龄为尚书右丞相,免去了知政事。后来宰相每次推荐公卿时,玄宗一定会问: “节操、品质、度量能够像张九龄吗?”
那时唐朝处在全盛时期 ,但却又隐伏着种种社会危机。张九龄针对社会弊端,提出以“王道”替代“霸道”的从政之道,强调保民育人,反对穷兵黩武;主张省刑罚,薄征徭,扶持农桑;坚持革新吏治,选贤择能,以德才兼备之士任为地方官吏。他的施政方针,缓解了社会矛盾,对巩固中央集权,维护“开元盛世”起了重要的作用,因而被后世誉为“开元之世清贞任宰相”的三杰之一。
在主理朝政时敢于直言向皇帝进谏,多次规劝玄宗居安思危,整顿朝纲。
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安禄山任平卢将军,在讨伐契丹时失利,张守珪奏请朝廷斩首。之前,安禄山曾入京朝见,拜见过时任宰相的张九龄。张九龄颇有识人之道,明察秋毫,看出安禄山是奸诈之徒,断定日后此人必会作乱。宰相张九龄对侍中裴光庭说:“乱幽州者,必此胡也。”此次适逢安禄山干犯军法,被押送京城,奏请朝廷判决。张九龄毫不犹豫在奏文上批示,为严肃军纪,将安禄山斩首,唐玄宗没有最终批准,却为示皇恩,将安禄山释放。最终安禄山反叛,重演了西晋末年,羯族石勒反晋乱华的一幕。
当初,张九龄担任宰相,举荐长安尉周子谅担任监察御史。开元二十五年(737年),周子谅因为胡乱讲吉凶,命令在朝堂上判决杀掉他。张九龄因犯了举荐不称职的罪,降职担任荆州大都督府长史。
开元二十八年(740年)春,遇到疾病五月七日去世,终年六十八岁,玄宗赠封他为荆州大都督,谥号叫文献。
这就是作者张九龄一生的传奇故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