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接二连三收到朋友质疑的讯息:
“你是不是跑偏了,这个时候努力争取副高职称评审的条件才是最重要的!”
“对家庭不负责任,人到中年让自己生活得如此清贫如洗,依你的资质(有什么资质?单凭二十六年教学工作时间?阅读还是写作?心理咨询?)出来生活应该不会差的。”
“你每天的那些阅读写作能换来多少现金啊?那些证书能当饭吃吗?能买菜吗?能换米吃吗?”
……诸如此类,还有很多。
其实我懂他们意思,也明白他们的焦虑,知道她们看我周而复始这样奔波于两个城市的辛苦。
哪个成年人的生活,不都是充满着条条框框和各种有形无形的束缚,身为俗人,谁不是被外面的世界,强行挤压得拉长变形,而失去了最初的模样,庆幸自己还有阅读写作这片净土可以坚守。
或许走了很久,才发现越来越背离原有的生活轨道,但是试着接受这样的生活,安排好普通平凡的每一天不也是如鱼得水吗?生活终究还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时间永远总比我们想象的要过得快!一直都在想“一意孤行”,一直都在“爱你所爱,行你所行”。 不讨好让我烦的人,不委屈做不愿意做的事。人最大的幸福,不就是,有人爱,有事做,有所期待吗?
继续阅读《传习录》陆澄录024:凡圣人所说,虽极精微,俱是下学。学者只从下学里用功,自然上达去,不必别寻个上达的功夫。
陆澄向王阳明先生请教“上达”的功夫。先生说:“后儒教人,初涉精细微妙处,便说是上达而不便学,而只去讲下学。如此一来,就把下学和上达一分为二了”。
“凡是眼睛能看到的,耳朵能听到的,口中能讲的,心中能想的,都是下学;眼睛不能看的,耳朵不能听的,口中不能讲的,心中不能想的,就是上达”。
“比如,栽培一棵树,灌溉是下学,树木昼夜生长,枝繁叶茂就是上达。人怎能在上达方面加以干预呢?”因此,只要是可以下功夫,可以言说的,都是下学,上达的功夫包含在下学里。
大凡圣人之说,虽精细入微,也都为下学。学者只需从下学上用功,自然可以上达,不必另寻求得上达的途径。”
活在当下,即是完美,即是承担。把今天过的完美,就能完美无数个今天。每一步都走的心安、踏实,这一生就不会差到哪里去。
可以把日子分解为无数个小单位,比如一天、一小时、一分钟、一秒钟,争取每一刻都过的饱满、有趣!
老话说得一点儿都不假: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
四点半就起来了,楼下跑了四公里,已经快七点了,正好接到爱人的电话(通常周一我们是一起出门乘地铁的),问我出发没?担心我睡过了时间。赶紧上楼洗澡换衣服,淡妆也来不及化了,素颜出镜。
7:14下楼,7:23乘上金洼地铁。越是着急越是容易出现纰漏,平常人脸识别地铁出行的,今天怎么也识别不出来,又翻找手机微信地铁乘车码。好在赶上这一班地铁,没有耽误太长时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