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古莲花池”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十大名园之一,位于保定市莲池区裕华西路,门牌246号。“古莲花池”的对面,就是著名的“直隶总督府”。
“古莲花池”内古迹众多,尤以碑林著称,本博客计划分三集介绍。本文为第一集,介绍“康熙碑廊-宸翰亭院”碑林。
下图、“古莲花池”大门
下图、进入大门,是太湖石堆砌的假山
下图、《古莲花池简介》
下图、三门四柱牌坊,中间坊额为篆书:古蓮花池
左门坊额:滌翠 右门坊额:摇红
下图、牌坊背面
下图、“东碑廊”简介
下图、康熙临米芾诗碑,(唐代郑愔五言诗一首《同韦舍人早朝》)上右起
瑞闕龍居峻宸庭鳳掖深才良寄天綍趨拜侶朝簪飛馬看來影喧車識駐音重軒輕霧入洞
戶落花侵聞道題新翰依然想舊林同聲慚卞玉謬此托韋金臨米芾
下图、康熙临董其昌碑,(黄庭坚《书赠王长源诗后》)上右起
王長源安貧好義簟食瓢飲妻奴不免饑寒而未嘗作可憐之色向夫人能自重其在官必能愛人輒
以舊詩十首為贈登山臨水可以代勞歌也臨董其昌
下图、康熙临董其昌诗碑,(董其昌题《烟渚晴嵐图》五言诗一首,)上右起
煙渚輕鷗外晴巒畫鹢前何須苦連句觸眼白雲篇 臨董
下图、節變春方去清和助麥秋蔚林乘早夏茂草接新流柳絮堤邊
起荷錢水上浮風光殊舊日此意未曾休夏日作
下图、康熙书
龍飛
下图、上:江畔送行人千山生暮氛謝安
下:團扇上為畫敬亭雲 唐句 印“康熙宸翰”
下图、宸翰亭院简介
下图、宸翰亭院全貌
下图、清同治六年八月立,《歷代鄉賢從祀聖殿記》碑
下图、碑额:重修古蓮花池碑記
此碑为中华民国二十年仲秋(公元1931年)所立的《重修保定古蓮華池記》
下图、《重修保定古蓮華池記》碑文,文字为隶书体,镌刻刀工十分精美
下图、《政训》碑,明嘉靖甲子年夏六月保定府知府沈应乾立
下图、《政训》碑上部,
下图、《政训》碑下部,碑文详见“附录一”。
下图、此碑为《大元敕賜順天路達魯花赤河西老索神道碑铭》,
刻于元至正十年(公元1350年)体量较大,高 3.85 米,碑身四面有字,有一面已经损坏,文体为楷体行书。此碑是研究元代保定历史和民族关系的重要文献。碑文内容记载的是老索及其子从军的经历,老索是西夏人,蒙古入主中原后西夏归降,记载了几次大的战役,如野狐岭之战,铁门关之战,合州钓鱼山之战。1985 年该碑原发现在保定颉庄,后移入莲池书院中。
下图、碑侧面
下图、乾隆御制碑,碑文详见“附录二”
下图、近拍碑文
下图、“御制碑”简介
下图、乾隆《御制》碑,碑文详见“附录三”
下图、乾隆《御制》碑,赐直隶总督梁肯堂碑,碑文详见“附录四”
下图、嘉庆《御制》碑,碑文详见“附录五”
下图、嘉庆《御制》碑,文字清晰可辨,
下图、道光《御制》碑,碑文详见“附录六”
下图、清康熙四十九年立《蓮花池碑記》碑,碑文详见“附录七”。
下图、《蓮花池書院記》碑,清雍正12年立。
下图、碑额和碑阳上部,碑文详见“附录八”
下图、《重濬莲花池东二渠记》碑,刻于清乾隆十六年(公元1751年)
下图、碑额和碑阳上部
下图、碑阳中部,碑文详见“附录九”。
下图、清代乾隆年间直隶总督方观承诗碑,均为五言诗。
上:山近豁渝泉,煙波自清境。穹龜五百年,伏護一漚影。何當具扁舟,更向江湖迥。 括園觀承
下:池邊雙白鶴,水宿不雲飛。明月敞虛閣,蘆花吹縞衣。清聲諧子和,高步待同歸, 觀承
下图、清代乾隆年间直隶总督方观承诗碑,四碑各刻五言诗一首。碑文详见“附录十”
“附录一”
《政训》碑,原碑文为右起竖排,
钦差提督学※巡按直隶监察御史巌泉徐爌书
行政 政体俱在大小区分执焉纲维※目不棼风凄凄雨迷迷早禾零落晚稻低皇天震怒
要知 度德相时四远弗悖智術毫发滋弊※悔何忍兮十日瓶中无稗荑炊烟宿冷枯黄齑
大体 嗟嗟民牧爰识斯机机张矢发朝令夕驰 再拜明公願念我民苦今朝家家儿女啼
民
驭吏 隐微之地欲海易倾涓涓不止波澜横生 风冥冥雨泠泠藁砧双双空在庭皇天震怒
要察 舞文弄法高下其手惑上害下出押虎吼 何时宁拖烟尺帛开千棂纫针未下先泪零
隐微 嗟嗟民牧明察或遗吏重官轻令名以隳 再拜明公願念我民苦出戌儿男朝戴星
使民 民吾同胞贵贱势尔忘势度物人即猶己 风萧萧雨迢迢青山不动茆茨摇皇天震怒
要知 饗飱无方征徭罔赦闾阎秋冬堂陛春夏 并一朝妻儿缩颈如蹲鸮还愁败壁来猿猱
甘苦 嗟嗟民牧勿谓罔知痒痾疾痛贯在四肢 再拜明公願念我民苦忍饥宵来三索豿
隐
自奉 德业小大皆从此身豢养失宜俗夫庸人 风翻翻雨如盆催租有吏来打门皇天震怒
要尝 脚跟要坚牙齿要忍釅醋入腹患难不陨 何并吞索钱不得鞭儿孙宁鞭儿※莫犯婚
酸味 嗟嗟民牧朝夕与尝布衣园蔬貌焉堂堂 再拜明公願念我民苦春来耕作无鸡豚
嘉靖岁次甲子夏六月保定府知府沈应乾立 清苑县知县段※同立 立石
“附录二”
乾隆《御制》碑
水路吉行三十里烟宫駐跸淀池濆和门
敞向喜晴午联席聊酬奔走勤赐食漫誇
言宴鎬翕河亦弗類橫汾若論潔治軒庭
美※為※然不為欣
淀池行宮賜随营王大臣及直隸大小官员食
得句即书賜刘峩御笔
“附录三”
乾隆《御制》碑
畿輔居官為冣久棆開棨戟俾仔肩由來
吏治能誰隱所重民艱在汝宣莫以已知
自矜也常如不足尚勤旃三年方伯凡三
易摘句翻因意慽然
賜直隸總督劉峩 御笔
“附录四”
乾隆《御制》碑,赐直隶总督梁肯堂碑
祠旁琴高蹕小停前行旋復返
舟舲從心已自加八歲較我猶
然少六齡僕僕可稱清且健肫肫
恒藉理而經望霖意苦同斯際
歌管仍陳却懒听
赐直隶总督梁肯堂
“附录五”
嘉庆《御制》碑
赐直隶总督温承惠
三輔资為政屏藩衛帝京修
文敷教化講武寄干城義正
消愚鲁心纯底治平蓮池一
泓水疏濬本源清
嘉庆辛未闰三月下澣御笔
“附录六”
道光《御制》碑
剿辦滑城曾著勳績功成定後用
長是擇嘉汝忠直殚心筹画剿之
撫之同一敭歷
賜欽差大臣直隸縂督那彦成
像贊
道光庚寅季春御筆
“附录七”
篆额:莲花池碑记
重修保定府蓮花池碑記
賜進士出身中憲大夫保定府知府加一級前山東道監察御史巡視東城提督山西學政清穎李紳文撰/
郡治南故有蓮池為雞距泉渟渚之所澄清蕩漾雖方塘而有巨澤之觀術者謂此水來自丁方委蛇南北※※※※不止資溉田※※※※※※/
文風以故任斯土者率皆循卓聲聞崇階洊陟黌宮之士蔚起科名者指不勝屈雖堪輿家言儒者弗道然亦似非無徵也池上有亭建自元時※/
明萬曆間西浙查公復拓其池增以堂寢門廡庖廚臺榭匾其額曰水鑑公署事載查公碑記中迨今百餘年池既就淤屋宇※※※傾圮久無※/
年勝概矣歲丁亥予荷/
聖恩叨守此郡來遊池上深惜前人創造棄之草莽思為興修計請命于/
大中丞趙公 守臺金公 巡臺李公僉曰可而二王同寅亦樂有將伯※助于是鳩工庀材經始於是年十月首建大門北臨通衢進為文昌閣為/
甬道轉進為二門中區兩院為平臺為堂為內池為橋亭為水檻更進為前廳為堂為廡為樓為客廳※※楹迤左為關廟為僧舍凡五六楹南岸/
為射圃為義學凡五楹又濬其池而加深為東西水閘以時蓄洩兩堓則種樹植援以分蔭之大門外為市房十餘楹※民輸租供歲修貲自始至/
終或作或輟經歲始落成予每臨流散步或升高望遠則見夫紅蕖綠芰沁人心目亭亭翠栢拱蔭堦廡高城千堞襟帶左右以及文武牙署觀刹/
衡宇如星羅碁布可俛而視信為一郡風氣所聚不識查公當日拮構何如而規模亦稍偹具矣方今/
聖人御宇仗養生息垂億萬年長治之基各憲愛民率屬政教兼舉/
畿輔之內水利多與若瀠洄城市育物鍾靈實保郡所獨也予故深愛之而竭經年之力更願後之君子※※※※※往時無※地靈效順※解文※/
於昭萬古予實厚幸如謂斯舉也不過偹館舍供遊覽而已豈前賢創造之心與予重修之※※※※※※※※※記之並勒石于池干/
康熙四十九年庚寅歲仲秋月 朔旦
“附录八”
《蓮花池書院記》碑,清雍正12年立。
篆额:蓮花池書院記
蓮花池修建書院增置使馆碑記
太子太保兵部尚書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總督直隸等處地方紫荊密雲等關隘提督軍務兼理糧餉加十級紀録二十三次又軍功紀録一次彭城李衛撰/
皇上御宇十有一年久道化成俊人輩出諭德宣遠鞧軒四達/
命直省建立書院教育英才德意之厚與天同知畿輔首善之地應/
※※先而上穀城中楹接桓連擇地不易又※周禮國※※道有廬有※有侯館亦王政也會城當西南十省孔道貴戚近臣奉/
朝命往來及分節畿輔大※以公事來者※※公※※館市廛何以佐/
明德恢政體也古蓮花池上有臨海亭肇自唐上元間志謂魚泳鳥翔得瀟湘之趣地故寥廓元守帥張柔崇搆館榭始成钜觀明萬曆間阛闠四集軼有其地先後守※※其餘※※※※※※※※※/
※※池館之規制遂相傳至今溯諸學道之士澄心利物攬勝好古今昔同揆良有悠然當餘※※而餘於斯地廼一舉而兩得也始余以雍正十年建節保陽環也行數十載※※※※※※※※/
東注※以林泉幽邃雲物蒼然於士子讀書為宜周迴餘址寬閑爽塏又於冠蓋駐宿為便輒欣然有得期於公餘葺理整頓以為吾職所當為而建立書院之/
旨適下※與司※王君司臬竇君觀察彭君郡守縣令商度以大明甬道折行池北故有南向廳事堂後精舍便室東西廊廡大小曲房若干間因舊起廢建為書院凡棟宇簷※※楣軒窻階除※※※/
※之制無不新鐵石瓦甓丹雘黝堊屏障幾席之材無不飭計徒庸書餱糧屬其役於清苑令徐德泰而董其成名以蓮池書院從其始也又即書院東甬道西地鳩工庀材搆皇華亭館若干楹方/
向規模略如書院公過燕見退食居息賓從豋眺驂服僕禦莫不有所制綦偹矣循甬道直行池東折而南地可五六畝舊有敞軒由※※※※之益搆南向廳事五區東向精舍三區亭一※※※/
※樹竹籬松牗參錯其間為垣三面別曰南園俻課士清燕之所又使節之同時並集者可以環池而居也新舊共為門三堂五齋四左右廡八魁閣一廊五平臺一亭二樓一小屋四十餘區池一/
橋一經始於雍正十一年之五月落成於是年之九月共費金錢若干動支公費若干餘皆余捐養廉以足之既成延名宿集諸生※※※※※學興德敬以/
賜帑千金置常稔地歲課租以資膏火此後從逰日眾※俸餼薪定議公捐以期經久榜所下/
詔旨於院之上方而志其條約於講堂之次雍正十二年冬/
親藩奉/
命過保陽搴帷地上亦得※館之安若其他公卿侍從行李往來車馬有所無患※濕使館之成於政體得也兩院東西相屬面情※為限※石梁為閾使節應酬與※※※※※※※※※※※※※※/
碧浪成文羣籟吹萬時鳥變聲雖喧寂異境動靜殊起一俯仰而同領略其高曠一聞見而同觸發其天機遊神物外不分畛域會意象中通無隔閡則又天造地設而兩得其所者也※※※※※/
舉敷文紫陽兩書院※迪淛士頗有振興又凡湖山勝概舊跡所存加意修葺以為太平液洽詠歌之一助也今茲之舉既以宣/
朝廷樂育之雅化而益以廣/
皇上恴使臣軫原隰之盛心且以瞻/
王畿都會之中巍乎煥乎有以廓大古人之遺跡而更新之吾※萃麟鳳於文菀徵杞梓於儒林樂嘉賓之※止頌德音之孔昭弦歌詩誦旨酒吹笙池館之勝山川之靈且※慶其輝光之※※※※※/
盛事有什伯於千載以前者是固封疆大吏有事斯土者所樂為而後之君子亦願以時修葺歷永遠而勿替者也遂記其緣起而鐫諸石以告之/
雍正十二年歲次甲寅十月上澣建
“附录九”
《重濬莲花池东二渠记》碑,刻于清乾隆十六年(公元1751年)
重濬莲花池东二渠记
古蓮花池在保定府治南源出滿城之一畝泉合雞距泉為清苑河由城西渠引流而入瀦為池下游出城東渠入府學頖池/
折而南復歸清苑河蓋元代之所制也池之大可十六畝中產芙蕖甚多古木周遭蔚然深秀雍正十一年因其舊址建為書/
院堂廡寢舍以及遊息之所罔不畢具池之墊者亦稍浚以深獨東西二渠壅閼而莫之經理蓋保城廣不盈十里五方輻輳/
土不任屋則民且跨渠而居伏流地中其淤不可得見施功為難乾隆十四年余秉節斯土恭遇/
六飛時邁一再經臨/
聖天子御講堂攎/
宸※橫經抱策者咸得濡沐/
光華而一時嘉蔭名泉紅橋綠齒亦因以貢麗呈妍仰邀/
睿賞洵乎遭逢之極盛已余惟省會景物之美萃乎池池之潤分乎渠渠廢不治則闔城之水脈就湮而池扵何有遂命保定王守/
清苑周令跡舊之所營者而修復之經始扵辛未三月迄五月而工竣清流盪漾輸委自然由是啓西渠以入盈盈不窮開東/
渠以出渟汙去而不滯而渠之制已頓還其舊矣夫世之有所興作者不以為耳目之娛即以占形勢扵一方耳池稱名勝五/
百年官斯土者與鄉之人士燕私釣遊發興寄賞莫不豔而矜之渠濬而池乃永擅其勝也且保陽地居乾位水來丁方丁為/
少火文明之象渠穿書院而匯扵文廟則盈虛通塞之故有不僅在乎池者宜促之不可以已夫而余扵茲二說者抑猶有進/
管子地水之篇謂聖人治世其樞在水精麤濁塞恒與人之血氣相通晉欲遷郇瑕韓獻子謂土薄水淺不如新田以有汾澮/
以流其恶也斯土近在郊畿沟洫之利王政首重窒而不行岂独一渠之病哉是举也宣欝达滞涤秽镜清用以和民气而淪/
士心固非直为林泉之胜赏与堪舆之末说而已爰志之石以俟后之踵而修之者/
乾隆十六年岁次辛未仲夏之月 太子少保都察院右都御使总督直隶桐城方观承撰
“附录十”
清代乾隆年间直隶总督方观承诗碑,均为五言诗。
左上:林風散朝步,巌逕意所適。巗畔羅春花,晴光豔如織。佳賞貴及時,何為香偶即。 宜田方觀承
左下:萬卷不可讀,層樓猶遠望。梁棟扶古香,黛柏等無恙。宸詠垂星文,歷歷雲霞上。 方觀承
右上:水石自幽賞,笙瑟亦清音。瑤堂悅賓燕,文酒近芳林。古藤方交花,鬘舞力難任。 宜田承
右下:荷香熏遠水,檻影俯清漪。新月坐初上,閒情理釣絲。蕉風動絺葛,涼夜未須歸。宜田
请看下集:保定:古莲花池(2)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