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和忧伤将陪伴我们的旅程;艰苦是我们的外衣;恒心与勇气是我们唯一的盾牌。
——温斯顿.丘吉尔
昨天去影院看了‘至暗时刻’,大陆上映版剪辑在两个小时。电影的开始,是黑白影片配上无声文字的介绍,在第一秒就铺垫入二战时期。
在二战的背景中,至暗时刻讲述了在一个月内,传奇首相丘吉尔临危受命促成奇迹敦刻尔克撤退的事迹。同大热那部‘敦刻尔克’不同的是,影片几乎没有前线战争的场景,导演选定的视角在于决策层、上层官僚和党派的暗潮汹涌。
01
如果我问你,对温斯顿.丘吉尔的印象是什么。是历史书里那张‘愤怒的丘吉尔’照片,是无数影视剧中抽烟喝酒对女打字员发脾气的暴躁老人,还是绘画专业、具有超凡演讲能力的流传。
‘至暗时刻’选择了另一个视角,在没有摒弃这些个人特征的基础上,着重描绘了他的犹豫和脆弱。
比如上任之前对年龄的顾虑,
通过那个65岁老人之口,
说出应当在一个人更风华正茂的时候担任这个职位;
比如黑夜中他独自坐在天台上看着飞过的战机,
对自己决定的动摇;
比如准备和谈前夕,
无措的坐在黑暗房间里,
在战斗or求和间摇摆。
正是这些决定和坚持背后心路历程的描写,影片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更加生动而真实的丘吉尔。
02
有人说,这部电影可以叫被嫌弃的温斯顿。
这么说也不无道理。
温斯顿的上台是因为前任首相张伯伦一味讨好希特勒的政策被弹劾,而整个保守党中只有温斯顿才能得到工党和自由党的同意。但是执政党的权利和风向仍然掌握在张伯伦手中,政党内仍以求和为主的政治策略,使得温斯顿上台后,未能顺畅的推行自己的决策。而以张伯伦和年轻伯爵之子为首的党内人士们,一直在谋划他的下台。
同时,温斯顿还被当时的英王所嫌弃。英王是那位伯爵之子的密友,还因为温斯顿支持他哥哥‘爱江山不爱美人’的退位决定而并不喜欢他。英王对首相任命时,首相会亲吻英王的手背。在影片中,英王嫌弃的在身后擦拭手背。还有一场英王与温斯顿一起吃午饭的对手戏,对温斯顿白天喝酒的不解,以及直接说出‘害怕他’的英王,大概也代表了大部分上流社会对温斯顿的印象。(说句题外话,这里的英王就是‘国王的演讲’中的口吃国王。)
当然,他还因为之前任职时战役失利被军队嫌弃,
因为以前任职政策并没有得到多少民众的好感,
以及对女打字员发脾气被身边工作人员畏惧。
所以,说被嫌弃的温斯顿也有它的道理。或许,这也应了那句老话:不是英雄创造了历史,而是历史选择了英雄。
03
作为一个非标准答案的领导人上台,在整个世界战争环境都以求和为主时,扭转了局势和政治风向。更不要说他生于望族、在南非被囚禁过、初时政治生涯失意的这些传奇故事,很容易把他定位为触不可及的人物。
‘至暗时刻’却给了一个仿佛近在咫尺的丘吉尔。他会在妻子提醒后对雷顿小姐道歉,会问英王你还害怕我吗。会在做出用几千人队伍吸引德军轰炸机以掩护敦刻尔克里英国军队撤退的决定时,动摇和痛苦。
就是这样一个坚强又脆弱,跋扈又忧郁的人,在战斗力极大悬殊,在主战几乎毫无胜望的时刻,一意孤行而又充满着能量的要战斗。在这危急和极度黑暗的时刻,改写了历史。如果说一定要给予这结果一个人物上特征的话,大概就是超于常人的勇气和毅力。
04
或许在日后挫败滋生出的犹豫和怀疑时,会再想起这部电影。愿我们都能保有自己的判断力,相信并坚持到底的能力。
“当我们跪下去的时候,伟大领袖便产生了。当我们不会反抗的时候,奴隶便产生了。当我们不会质疑,骗子便产生了。当我们太娇惯,畜生便产生了。” 《丘吉尔回忆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