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准备中级经济师考试,自学《经济基础知识》。经济学与我们的生活联系紧密,很多理论可以带入生活中的例子去理解,所以学起来并不十分枯燥。
今天学到了《市场失灵与政府的干预》一章,市场失灵的原因有垄断、外部性、公共物品和信息不对称等。其中,“外部性”中解释了“外部经济”和“外部不经济”两个概念。所谓“外部经济”就是某人或某企业的经济活动会给社会上其他成员带来好处,但该人或该企业却不能由此得到补偿。所谓“外部不经济”是指某人或某企业的经济活动会给社会上其他人带来损害,但该人或企业却不必为这种损害进行补偿。消除外部性的方法包括使用税收和补贴等。对于那些产生外部不经济的企业,政府可以使用税收的手段。书中举例对产生严重污染的企业征收适度的赋税,即排污税或排污费。这样会使企业的私人成本等于社会成本,企业的生产成本和产品的价格就会相应提高,这不仅会是市场对这些企业的产品的需求得到抑制,而且也会使企业的生产收缩,从而最终引导资源转移到其他用途上或效率高的企业中去,使资源得到更为有效的利用。
不妨用这个观点来解读一下“智商税”的问题。“智商税”常常作为一种玩笑似的说法,百度百科给出的解释是“由于在购物时缺乏判断能力,也就是低智商的表现,花了冤枉钱,这些冤枉钱就被认为是缴了低智商税。”,简言之,就是“智商税=冤枉钱=多花钱”。智商不足就是一种个人的“外部不经济”表现,可以依葫芦画瓢的解释为:某人的活动会给社会上其他人带来损害,但该人却不必为这种损害进行补偿。这里的智商不足并非指先天智力因素,而是指经验和阅历不足而表现出的不理性、不明智。一个不理性、不明智的成年人,在消费上容易进入圈套,即是所谓的缴“智商税”。同时,这些人的不不理性、不明智不单单反映在消费上,在生活的其他方面也容易走入误区而影响甚至损害他人,可能却不必为自己的不当言行付出代价,那么以征收适度“赋税”的形式来消除这种外部性,也许不失为一种恰当的做法。
以上言论,纯属闲扯,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