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里的风俗

作者: 行走着的记忆 | 来源:发表于2024-02-14 16:51 被阅读0次

初六了,在外工作的人们陆续离开家乡开启了返程。

今天天气很晴朗,但是却是这个假期里最冷的一天,风有点儿大,也有点儿凉。不过,如果是在年前,这个温度肯定会更冷。老人们说,现在的这个天气是人冷地不冷,上了冻的土地就算是这样的天气里也在慢慢地解冻。

家里的菜又少了,两小只挑食,一人不吃西红柿,一人不吃土豆,一个家里的两人不吃的东西不一样,吃得东西也不一样,哦,也不对,除了肉,两小只属于肉食动物,不吃菜可以,不吃肉绝对不行。

虽然家里的肉充足,可是不能不吃菜吧,于是隔了两天,又该去超市大采购。

超市里的人比起两天前多了不少,不过工作人员不是很多,也许是中午时候,轮流出去吃饭了,称重的时候需要喊人。青菜也不多,茄子都烂了,工作人员说菜上不来,人们喜欢买的就是那几样,不买的就在那里一直放着。

其实今天的主题本不是这个,是想写一下我们这边正月的忌讳,只是吧,到如今记得的不多了,而妈妈也忘记了,因为近些年,出门在外,好多以前正月不让做的事儿,在外面都没有那些说法,久而久之也就忽略了。

比如,正月不能剪头发,有一种说法是正月剪头发对舅舅会有不好的影响,至于什么不好,谁也说不出什么,只是大家都避讳,也就跟着都避讳。但是后来上初中高中,学校不让留长头发,头发需要比齐耳还要短,渐渐的,正月不能剪头发这个避讳也就抛之脑后了。后来,出门在外,偶尔也听到过有一些地方也有这种说法,不过,大家都没有那么严格,想剪也就剪了。二月二龙抬头那天,剪头发的也格外多,不知道是不是也有这个原因。

大年初一,小年初五,打春迎春的时候,出嫁的闺女不让回娘家,有一种说法会影响娘家的气运。舅妈就非常迷信这个,所以妈妈姨姨她们这几天都不会去姥姥家。不过我们家没这个避讳,想哪天回就哪天回。这些年离家在外,听得最多的就是过年是回哪方过年,想来,其他地方这种避讳也没有。

正月有些天是不能拿针和剪子的,姐姐说,这个说法可能就是很久以前,女人们忙活了一年,也就是过年到正月可以歇息一段时间,所以就有了这种说法。

初三不能拿针缝东西,不能拿剪子剪东西,说是如果拿针了,下巴那里会长疖子。初六十三十六也不能拿针拿剪子,说是会长疤,还会变哑巴,还有几种说法,已经想不起来了。小的时候,记得可牢了,就算是自己不记得,家里的大人也提醒得紧。后来,这些就都慢慢地抛到了脑后。

嗯,还有什么呢,好像还有正月十六“抖老毛”,也就是那天一定要出门在外逛一逛,透透气,还要吃白萝卜,清清肠。

还有还有……想不起来了,又到了吃饭的时候了。

初六快乐。

相关文章

  • 正月十八

    正月里天天都是都是节日,让我看看正月十八还有什么风俗与禁忌,如下: 风俗: 福建惠安游大鼓 我国的文化多样性和地区...

  • 正月十五的风俗

    最近疫情防护,每天在家里不能出门,不是吃就是睡,没有办法上班,孩子也不需要上学,已经过起了每日每夜的生活,...

  • 正月十四的风俗

    正月十四的风俗和禁忌有什么讲究呢? 一、正月十四的风俗: 1、拜临水娘娘 民间将正月十四这一天称为“临水娘娘”(又...

  • 浅谈正月十六风俗

    “过了十五过十六,过了十六从头儿受。”这是我们河北老家的一句顺口溜。 正月十五闹元宵、观花灯、猜灯谜,我想这些个大...

  • 故乡风俗之一——照坏虫

    【比较独特的老家风俗之一】 老家的风俗,正月十四晚上,孩子们可以用火把田埂上的杂草点着,农谚的说法是:“正月十四烧...

  • 话说新年正月的民间风俗

    因尽力避写时政评论文招惹是非,却又耐不住寂寞,于是便搜集民间文学遗产中有关过中国传统新年的若干话题,拼凑整理成篇发...

  • 《春节风俗——正月不剃头》

    [福][旺柴] 大年初二,古老的传统貌似应是回娘家。但我不想说这个习俗,我想说个大清以来才形成的风俗习惯——正月不...

  • 正月二十四

    正月里每天都是节日,时间一晃就来到了二十四,又快一周没工作了,不过趁此闲时来发发二十四的风俗与禁忌。 1、风俗 打...

  • 故乡社火

    社火是故乡正月里的一道靓丽的文化风俗风景和不可或缺的最重要的集体仪式活动。 每年正月十五日这天,无论是晴天还是阴天...

  • 风俗

    俗话说:十里不同俗,百里改规矩。我发现网友们晒出的风俗五花八门,令人大开眼界。我也说说我们这里的风俗。 从正月初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正月里的风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ozsa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