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身边常常会听到这样的吐槽:“我都感冒了,他都看不到吗?不但不问候一下,连家务活都还得我做。”、“新招的这批员工真的是一点主动性也没有,眼里一点活也看不到,不叫不做,唉!!”、“我们家孩子写作业太拖拉了,每天都得我在旁边催促,真实累人呀!”等等这样充满抱怨的话语。
我们这样不满,是因为我们希望对方能够主动完成一些事情,但是我们自己却忽略了一点,当我们心心念念要求对方“主动”,不管对方做什么,其实都是希望对方能够迎合我们自己的要求,当我们得不到自己想要的,我们必然是即失望又疲惫。
一般情况下,当我们采用激励的方式,比如老板对员工制定效益与工资挂钩的政策,这样员工的利益直接受到了威胁,员工就会调动起他们的积极主动性。
但是,这种普通的激励方法只适用于一些规则简单、目标明确、机械重复的工作,而对于需要高度创造力、想象力的工作,常规的激励手段,却起不到太大效果。
因此,我们可以换个角度来思考,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反话正说,看到对方的主动性。
比如看到孩子写作业磨蹭,我们可以换个角度来思考或者与孩子交谈,我们就会发现,由于我们平时总是忙于生计,和孩子的交流互动也仅限于当孩子在学习或者写作业时,我们才能抛开一切事物陪伴孩子。而孩子的需求仅仅是想让父母多陪陪自己而已。当我们看到这一点,我们可以和孩子说“如果你的作业能早点写完,我们就可以有多余的时间给他多讲一个故事。”孩子的需求得到满足,主动性就会提高。
外化提问法,提高对方主动性。
比如,当老板看到员工在工作的间隙,喜欢玩游戏,就可以和对方交谈,了解员工为什么会对游戏那么痴迷,然后对症下药,把员工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换个角度来看问题,可以帮助我们从积极的角度、深入地、具体地发掘对方做某件事背后的理由,我们就可以找到调动对方主动性的方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