扪心自问我并不能算一个爱书之人。
虽然在如今,“文青”一词继“菊花”、“木耳”之后也无法幸免地被网络毁掉,我还是喜欢以“文青”自居。可是我真是还不够格自称一个爱书之人:阅读量不够——前段时间豆瓣的2014年度盘点只看过十分之一不到;收藏数就更是可怜——信誓旦旦买的书架上发现现有的藏书都摆不满几格;写点文章磕磕巴巴——看到某才女在毕业致谢上洋洋洒洒写的古体诗瞬间跪倒唱征服;也没有手不释卷的情怀——有多久没有看过纸质书了?电子书都算是比较有羞耻心的,更多的时候是抱着视频客户端看脑残剧看得不亦乐乎。
不过既然参与了这个活动,我便也正好借此机会整理从小到大我和书籍的缘分。记得有这么一个故事,大意是说犹太母亲会在书本上涂上蜂蜜,告诉还没学会识字的孩童:书是甜的、美好的,而我第一次对于书本的启蒙也是来自母亲。年幼还不识字的时候,母亲就喜欢每天午后给我读一篇文章,不是童话故事或者儿童读物,而是她自己看的散文小说,都读了些什么如今已经完全没有印象,可是我至今还能想起午后暖暖的房间里母亲读的文字,就像蜂蜜一样,甜的、美好的、有生命的。
等到再长大一点,跟其他小朋友一样,开始摇头晃脑地背唐诗宋词、背成语词典、背一位忘年交的叔叔送我的《古文观止》,虽然背的不甚理解,但那些平仄对仗、韵脚和谐的经典,每每背到兴之所至,都会跟三味书屋的老先生一样拗过头去。
后来外公给了我一张他教书的中学图书室借书卡,我就猫在那个老旧且规模很小的图书室囫囵吞枣各种看得懂看不懂的书,别的都已经没印象了,只记得凡尔纳大师的《神秘岛》,我从头到尾读了数遍爱不释手——几个遇难者在林肯岛上开疆辟土,荒岛冒险,用科学、勇敢和劳动创造了一座从无到有的乐园,测量经纬,搭建房屋,制作武器,狩猎养殖,在140年以前中国大街上还跑着马车的时代故事的主人公就已经用着电报、机械臂和潜艇,凡尔纳描绘的神奇世界让我从小就觉得工程师是世界上最酷、最威风的工作。
中学的时候,因为语文课本里的一首林妹妹的“唐多令”,我开始附庸风雅的看起《红楼梦》,看宝哥哥和林妹妹婉转优美的爱情,看那些字字珠玑句句华彩的文章。直到刘心武先生在百家讲坛节目里出了一整套的《刘心武揭密红楼梦》,从秦可卿身世探秘开始如柯南破案一般把红楼梦从头到尾剖析了一遍,我才从对红楼梦文字的俘虏中晃过神来转向对它“草绳灰线,伏延千里”的故事架构的崇拜。虽然当时对于百家讲坛有很多批评声音,但对于我的读书历程却有着星斗烟火一般的意义,很多人跟我一样,在当年轰轰烈烈的狂热追捧刘心武或者易中天之类的“学术超男”之后,才开始真正关注并欣赏中国传统文学和历史,想来如今满屏充斥的“好声音”“好歌曲”,百家讲坛真可称得上是文化启蒙中功不可没的一小步。
记得是在西湖边的一家颇具规模的书店我第一次买了两本冰心先生的翻译作品,《沙与沫》和《飞鸟集》,在那之前我只读过冰心的“小桔灯”之类的散文,井底之蛙的窃以为单凭那样寡淡无味的家常文字怎么能对得住“文学大师”的称号?然后我就遇到了先生的译作,然后我就心甘情愿的做了她的奴仆。虽说读泰戈尔和纪伯伦最好当然是读原版,但是并非每个人都和林徽因、张爱玲一样作为语言界的sheldon,写得一笔中英切换的好文章,所以译作的版本赋予原版的新生命就显得格外重要,冰心的版本在平淡温和的句读中娓娓道来的哲理、心情或者故事,就仿佛在我们面前次第展开一个热爱诗的世界。
某次机缘巧合下我开始看《明朝那些事儿》,近百万字7本连载,原本不甚喜爱历史的我却无可救药的被波澜壮阔、波涛汹涌、波云诡谲的大明朝三百年历史深深吸引和沉迷,那些鲜活的存在于从前岁月中的权力、希望、痛苦、愤怒、犹豫、冷漠、热情、刚强、软弱、气节、度量、孤独、残暴、宽恕、忍耐、邪恶、正义、真理、坚持、妥协、善良和忠诚,就是这样栩栩生辉的在书中上演着,就像一位严肃的老师,告诉我历史从来都不是轻松和畅销的话题,从来都不是安妮宝贝的素年锦时和郭小四的明媚忧伤,从来都不是鲜花、掌声和红毯,也从来都会在黑暗到绝望的时候点亮一盏柔和的微光。
后来的我,又遇见了一系列别具一格的书籍:公知女神柴静的《看见》,那个从非典采访就一路作为人生信仰一般喜欢的女记者,用她十年形形色色的采访经历写得满纸真实充盈、不急躁不灰心、有思考有诘问也有热血,如同电影长镜头一样每个章节每个片段都气定神闲、从容笃定,因为有十成十的内容就完全不需要任何佶屈聱牙或者舞文弄墨的修饰,金句太多,主角太赞,配角抢戏。同样出彩的还有一本科普类的《量子物理史话》,请不要被它假装一本正经的教科书题目吓到,其实但凡理科生都会爱上它诙谐落笔的科学发展史,然后在掩卷的一刹那会心一笑“原来量子力学的世界是这样的,原来物理学家的科研经历这么有趣……”对于一本科普读物已经是天大的褒奖了。
细数起来还有不少给我印象深刻或者颇具影响的神迹一般的书籍,一一赘述,恐遭嫌恶。介于本人对于读书这件小事一直都抱着随性而为的态度,所以看过的书门类杂乱且毫无章法,可是为什么要让读书这么美好的小事沾染上签到一般的戾气呢?春日融融,手执好书;盛夏奥热,喜得新书;秋月晶莹,读书数页;任是隆冬朔风凛冽,不废埋首掩卷。我给邻居家的小孙女带了一套我小时候背诵的《古文观止》,卷首给她写道:“虽然你已经有手机、电脑和Ipad等等好朋友了,但我仍希望你也能和书交个朋友。”跌跌绊绊写到这里,脑海里突然冒出来儿时背的片段“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襟三江而带五湖”、“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已经多久没有认真读一本书了呢?
文中提到的书籍具体如下,在此一并感谢:
《古文观止》(清)吴乘权、吴调侯编中华书局 1984年
《神秘岛》(法)儒勒•凡尔纳著译林出版社1997年
《红楼梦》(清)曹雪芹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
《刘心武揭密红楼梦》刘心武著东方出版社 2005年
《沙与沫》(黎巴嫩)纪伯伦著,冰心译花城出版社 2007年
《飞鸟集》(印)泰戈尔著,冰心译译林出版社 2006年
《明朝那些事儿》当年明月著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1年
《看见》柴静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3年
《上帝掷骰子吗?量子物理史话》曹天元著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1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