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讲究从本心出发,找到“良知”,“知行合一”从而做出正确的行为。因此阳明先生不喜欢固定规则,当然更不喜欢把一种修行方式公式化。
但是这是对于已经掌握“心学”精髓的人来说的。对于初级研学者来说,只告诉他从“心”出发“致良知”,“知行合一”大部分人可能还是一头雾水。
比如说,有人就疑问,“知行合一”是不是想到了就去做?那我想到抢银行可以发财致富就应该行动吗?显然不对劲啊。
那到底什么是良知?什么是知行合一?这是后世人对阳明心学最大的歧义,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由此产生众多的争论。
最接近于阳明先生本人所理解的“良知”和“知行合一”到底是什么含义?这个很难用一句话两句话探讨明白。但通过阳明先生对弟子提出的“王学四规”倒是可以大致了解到心学的要义所在。
不喜欢把修行方式公式化的阳明先生为什么要给自己的弟子来个“四规”?其实他是给初学者一个学习的路径,这样方便学习者掌握他学说的要义。四规的作用有点像城市街道的路标。
由此而言,“王学四规”它的重要性不在“心即理”之下。
以下做一个框架式的解读。
王学四规:立志、勤学、改过、责善
实际上,说这“四规”是四种规矩不如说是研修王学的四个阶段的路径。这四种路径有内在联系,非但缺一不可,而且有很强的逻辑性。
立志:王阳明说,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有志向,就如马有了缰绳,船有了舵手。
谈到志向,有人会说,这玩意简单啊。谁没有志向呢?但是,有了志向真的就能天下无敌了?
没错,人皆有志向,从圣人天子到贩夫走卒,每个人心中都有个梦,每个人的梦都有可能实现,也有可能实现不了。问题是,有的志向是良知,比如王守仁,从小就立志做圣人。有的志向只是昏聩的欲望,我就亲耳听到有人说,他立志搞到100个女人。
真是人各有志啊!
良知和昏聩的欲望带给人的结局是不同的。
志向是一个人将念头形成影像,牢固地刻在心上。
心学为什么可以让人强大?
王阳明说“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立志成为善人,就是要时刻关照自己的内心,倾听心对你言谈举止的善的判定。
行善,可能不会增长你处理问题的智慧;但行善,会使内心宁静,使自己从容于人世间,问心无愧。
真正无愧于心的人,是无所畏惧的。
真正无所畏惧的人,是无比强大的。
勤学:就是从万事万物上验证自己的良知,这个过程,就是勤学。
得到学问不是最终目的,必须要把学问变成智慧,和我们的心性融为一体。这就需要我们的心对脑子里的学问进行判定。如何判定?凡是和我心契合的就是智慧。这种智慧就是良知,我们对它坚信不疑,无怨无悔地去践行,这时你想不去践行都不可能,因为良知已经和你的心融为一体了,心最深层的“知”支配者我们的“行”,就像饿了想吃饭一样。
这就是知行合一。
对于真理“听说过”和“懂了”完全是两回事。
对于真理“听说过”和“懂了”完全是两回事。
改过:改过,是心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主题。人只要做事,肯定会犯错,世界上不犯错的人只有一种人,绝对不是圣贤,而是不做事的人。
什么是圣人,圣人就是知错能改,知错了马上就改,行动力强。王阳明说,一念改过,即得本心,也就是良知光明了,剩下的事就好办多了。
一念改过,即得本心。
从这一点出发,更容易理解心学当中“心”的含义。虚荣的嫉妒心、易碎的玻璃心,无论如何是无法致良知的。
责善:就是互相监督、提醒,指出缺点,提出好的建议,从而让双方的品格臻于美好,它是朋友之间不可多得的美好品质,需要真诚告诫并循循善诱。
虽然一切道理都在我心,但外在的监督、提醒也不可缺少。
朋友如此,管理制度也是如此。
在好的制度下,坏人能变好人,在坏的制度下,好人也能变坏。
护短纵容,不是好的朋友。
文过饰非,不是好的制度。
所以,王学四规是学习阳明心学过程中非常实用的方法提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