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家塾教育随笔三

家塾教育随笔三

作者: 江弘 | 来源:发表于2019-02-07 08:30 被阅读0次

在北京短暂地停留了两天后,因为爸爸要去广州参加另一个课程,我们全家一起奔赴了广州。这次选择坐高铁南下,一路9个多小时,纵贯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广东5省。由于爸爸妈妈都来自于上海,以前的活动基本在沿海一线。这次北京至广州的火车行程给孩子们提供了学习内陆省市的机会。孩子们把途经的16城市在地图上圈出,连接起一条穿越南北的路线图,既练习了识认中文字,又学习了中国地理。

旅行路线及百家姓学习

到达广州时已经是晚上8点多,匆匆赶往酒店,放下行李,正是夜宵时分。南方的广州,晚上气温不高,10度左右,马路上却人来人往,一点不觉得是临近深夜。用百度地图很快找到附近的肠粉店,吃饱了回酒店睡觉。

在酒店休息几天调整时差,正好也是学习的好时机。趁着有时差,孩子们起床都比较早,正好和孩子们一起晨读。最近妈妈在学习吟诵,早晨带领孩子们吟诵了一下,也算开开嗓子。在以前的文章中,我就提到过孩子天生对有韵律的诗歌感兴趣,所以今年我们要加强诗歌的学习。除了讲解诗歌的大意,还要学习平仄,格律,对对子。

吟诵之后,是百家姓的学习。由于以前已经把百家姓吟诵地很熟了,用字卡学认生字的时候,孩子们能够自己按照吟诵把生字的读音找出。根据孩子们的能力,基本每次用字卡学认四句话,十六个字。比如,今日学到“鲁韦昌马,苗凤花方,俞任袁柳,酆鲍史唐”。有了弟子规,三字经的积累,其中三分之一的字已经认识,对于余下生字的记认并不太难。和孩子们做点小游戏,很快就记住了。

百家姓的学习重点一方面是讲解姓氏源流,让孩子了解为什么我们常常说“华夏一家”。另一方面,结合姓氏迁徙路线学习中国地图。比如,讲解“赵钱孙李 周吴郑王”时,赵姓和李姓都和一个叫伯益的人有关,周, 吴,郑姓都和姬姓起源有关。由于中华文明起源于中原地区,大部分姓氏的源头都在山西, 山东,河北,河南一带,在历史的进程中,不断向南迁移,扩散至全国各地乃至少数民族地区。了解姓氏迁徙路线并在地图上标注。让孩子们为每一个姓氏画一个迁徙图,过不了多久,孩子们就能对中国地图了如指掌。

虽然是冬天,广州的中午就如阳春三月般温暖。穿一件夹衣就能上路了。到达广州后的第三天,我们去参观了西汉南越王博物馆。此博物馆是建立在西汉南越国第二代国王赵眜的墓室原址之上。西汉南越王墓发现于1983年,是迄今岭南地区发现的规模最大、随葬物最丰富、唯一饰有彩绘的石室墓。该墓藏于象岗山腹心深处20余米,出土了“文帝行玺”金印和“赵眜”玉印以及玉角杯等珍贵文物一万余件,可确定墓主为南越国第二代王赵眜(约前137年至前122年在位)。墓室建筑面积约100平方米,仿阳宅形制建造,坐北朝南、前朝后寝,分前后两部分,分别由石门隔开。墓前部为前室、东耳室、西耳室;后部为主棺室、东侧室、西侧室和后藏室。墓主葬具为一棺一椁,安放在主室正中。墓中不仅放置了诸多奇珍异宝和生活用品,还随葬了15个殉人,作为他地下的仆役。南越王墓及其随葬珍品是南越国的重要历史遗存,对研究秦汉时期广州乃至整个岭南地区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1996年,南越王墓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越王博物馆

看过《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二季的朋友可能会记得有一集叫“有玉而安”。节目中介绍的各种玉器,玉带钩,玉佩,玉璧,还有丝缕玉衣都是从南越王墓发掘的。这次在博物馆终于亲眼见到了这些精美的玉制品。尤其是丝缕玉衣,是我国迄今所见的年代最早的一套形制完备的玉衣。

玉衣又称“玉匣”,是汉代帝王和高级贵族死时穿用的敛服。以玉衣作敛装的习俗在历史上曾经风行了三百余年。汉人迷信玉,以为玉衣可使尸体不腐。南越王的丝缕玉衣,长1.73米,共用了2291片玉,用丝线穿系和麻布粘贴编缀做成。分为:头套、上身衣、袖套、手套、裤筒和鞋六部分。出土时,因南越王尸体和编缀玉衣的丝线已经腐朽,玉片散落在地,专家花了三年多时间修整复原,可以想见两千多年前制作玉衣更是如何的耗费人力和物力。

南越王博物馆修建在原墓址上。从博物馆中,可以进入墓室,感受当年考古工作者开发墓地的辛苦。博物馆内为小朋友们准备了不少互动屏幕,玺印图章,还有雕版印刷可以玩。最受小朋友喜爱的当属介绍丝缕玉衣的小视频,我们从头至尾看了两遍还不过瘾。可见国内各大省市博物馆在吸引观众上花了大力气,也是颇有成效的。

在广州逗留的几天中还去了另一处比较有历史文化意义的场所-陈氏书院。陈氏书院建于光绪年间,为三进式庭院,由九堂六院大小19座建筑组成。过去主要用于为陈氏宗族子弟赴省城备考科举、候任、交纳赋税、诉讼等事务提供临时居所。陈氏书院被誉为“岭南建筑艺术的一颗明珠”,其外部石刻,砖刻巧夺天工,内部的木雕也是精美无比。可惜的是陈氏书院硬件不错,但内部展览内容陈旧,政治色彩浓厚,颇倒小朋友的胃口。我们在里面快速地走马观花了一遍,就离开了。

陈氏书院

原本想安排去白云山一天。但是大小朋友们似乎旅途的劳累还未完全解除。广州,让我们下次再见。

注:部分内容参考西汉南越王博物馆网站和百度。

相关文章

  • 家塾教育随笔三

    在北京短暂地停留了两天后,因为爸爸要去广州参加另一个课程,我们全家一起奔赴了广州。这次选择坐高铁南下,一路9个多小...

  • 家塾教育随笔七

    回英国一周多了。一个月旅行在外,两人都成熟懂事了一些。在回英的飞机上,两小朋友没有像以往一样着迷于电视。这次在妈妈...

  • 家塾教育随笔九

    春天悄悄地来了。回国过春节期间正巧碰上故宫文创的新系列图书《哇!故宫的二十四节气》上架预售。在实体书店看了样书,觉...

  • 家塾教育随笔九

    春天悄悄地来了。回国过春节期间正巧碰上故宫文创的新系列图书《哇!故宫的二十四节气》上架预售。在实体书店看了样书,觉...

  • 家塾教育随笔二

    上期总结了我们家一年多在家上学的情况以及小朋友们的点滴进步。在中国农历新年到来之际先向各位关心本专栏的朋友拜个早年...

  • 家塾教育随笔一

    自从让我家老大退学在家上学,至今已经17个月了。本想让老二上完一整年的Reception,打下一个扎实的phoni...

  • 家塾教育随笔四

    终于在春节前一周抵达上海。这一次我们没有回家里长辈住处,而是选择入住了上海的airbnb。房子坐落在上海市中心,旧...

  • 家塾教育随笔五

    春节终于如期而至。小朋友们第一次在中国与祖父母们一起吃年夜饭,看春晚。最开心的是收压岁钱。两个小财迷的本性大暴露。...

  • 家塾教育随笔八

    上上周末,开了回英后的第一次家庭会议。家庭会议的想法来源于去年学习的易效能亲子时间管理课。针对每周落实时间管理的细...

  • 家塾教育 20180503

    期待已久的三字经学习终于拉开了帷幕。一周前尝试让姐弟俩背“人之初”三字的音,形,义,感觉挺顺利。前几天复习了一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家塾教育随笔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pews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