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听基督教徒说,人要多行善事做好事,死了会去天堂,否则是要下地狱的。时至今日我都未曾见过天堂的模样,却有幸感受过天堂般的心情,那是愉悦,豁达,丰盛,喜悦的。所以,我更佩服能够活在天堂里的人。
美好的心境是经由情绪带来的,接下来,我们来聊聊情绪,美国人埃利斯创建的情绪ABC理论,A代表诱发事件,C代表发生了什么事就引起了什么情绪体验。然而同样一件事对不同的人,会引起不同情绪体验,有人伤心欲绝,有人无所谓。为什么同一个事情会有如此大的差距?是因为B起着重要的作用。B代表我们对事件的看法。简言之:事情的本身不是事情,如何看待这个事情,才是最大的事情。所以,事情没有大小轻重之分,只有我们对此事的看法和理解决定了事件的轻重与大小的区别。
还记得我们经常对家人,朋友,孩子说过的那句话耳熟能详的话吗:“你这都不是(不叫)事儿!”现在知道当你说出此话后,对方收到的无力感和厌恶感的具体原因了吧。
我们来共同观看下事故现场吧,甲和乙聊天,各自站到各自的立场谈话,谁曾知话不投机,说到情急处,乙主动要求拉黑甲。故事到此结束。而我对此事看法和想法才刚刚开始,乙没有给他人任何挽回的余地,也把自己逼到了绝境。说是绝境,不是因谁失去谁而可惜,大家都知道,千金散去还复来,朋友亦然,失去旧朋友还会结识新朋友。而最大最迫切的问题是,乙非常武断的把问题临池处死的这种不可取模式要持续到何时?周所周知,我们的身体受伤了大家都知道找医生或者自己清理伤口,消毒,上药,包扎,换药,直至痊愈。身体尚且如此,那我们心理出现了问题该怎么办呢?
直面而来的一句你太差劲啦,你太让我失望了啦,你太不可理喻了,拉黑吧……等等,听到这些诸如此类刺痛我们神经的话,你的感受是如何呢?是伤心欲绝,欲哭无泪,还是锱铢必较,以牙还牙?或者是内心纵有万马奔腾,外在隐忍不作声?
当我收到外部刺激时,我的第一反应时以上不良情绪我全都有,但是立马觉知这个路数错误,不可取。于是我就寻求其他策略,让自己先喝口水,做几个深呼吸,换个环境,让自己安静下来后,以局外人的身份,把事情的林林总总,来龙去脉详细的给捋清晰,明白。站在双方的立场上客观的去看待此件事情,冷静下来真的会有新的发现,世上有三件事,老天爷的不归我管,因为管不了。别人的事儿,不该我管,因为管别人就是神经病。剩下的就是自己的事了,划清界限后,这就好办了,找自己的错就是了,自己如果没错,那就没理由捡气受,如果是自己错了,还有啥可愤怒可生气的呢,此时最应该的是化错误为力量,知错,认错,反省,改过才是王道。或许我们无法对拉黑的人讲了,但是可以保证,喜欢你的人会越来越多。这个自我觉醒的过程说困难,有人有幸很早很快就明白,说容易,有人无缘,一直都明白不过来。
有人说,苦难是好还是坏?苦难本身并没有任何价值和意义,除非我们能从苦难里学到积极向上的力量。换言之,痛苦亦然。生命里所有残缺的缝隙,都是为了让光照进来滋养我们的身心。
能让我们哭出来的,我们要笑着回过去,这就是我心中天堂的模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