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 子
从太空回眸我们的家园,蔚蓝的地球美丽得炫目!画家用眼睛摄取这个世界的美丽精华,并以心灵之色将其表达在纸上、画布上。
有人说绘画是自身的激情宣泄,也有人说绘画是愉悦观赏时的心情,也有人说只管涂抹不问结果。林林总总。
中国观赏石有一种美的标准叫“丑",中国绘画有一种美的命题叫“拙"。每一个人看世界,每一个人感知世界,都不一样。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没有不爱美的,没有不接受美的,没有不想表现美的。这是天性。孩子都有涂鸦的欲望就是明证。
这种共同,使这个世界越来越美好,使这个世界最高级生命的心灵越来越美好。这就是艺术之本源。可以说它从史前便一步步走来,尽管那时还没有“艺术"这个字眼。
只谈艺术中的绘画,大块可分东方与西方绘画。再以我们中国为主体来看,可以分中画和西画。东方的绘画是以中国为先驱与核心的,因而中画与西画也可以成为世界两大“绘画体"。中国绘画体量巨大,历史悠久,如果从岩画算起,至少在万年以上,就是以陶罐上的纹饰画计,也得是石器时代。有史记载的也有数千年了。中国绘画文脉悠远,源流绵延。更有绘画理论的来龙去脉。
岩画我们去寻一下中国画的根源。
** ** **
一,中国书法与中国绘画之绑定
以中国方块汉字为根基的书法,为中国绘画提供了重要支撑,是"书画同源"之源。
生肖象形文字汉字本身即发自象形,从甲骨金文到简帛书到纸上书写,演变过程漫长,初始的象形,近而形声,再创造意会,汉字已经发展成四万余众的大军,有诸多字的象形成份竟保留至今。见一个字,就可能看到一个形象。这是世界文化史的一个奇迹。如馬字,有头有鬃有尾有四蹄,而马字旁的字,如駕、驭、骖、驮、骡、驴等等,都与马有关,都从马字派生出来。
中国书法被世界认定为一门独立的艺术虽说是百十年的事,但它成为独立艺术的全部特征至少在晋就具备了。工具材料,师承理论,赏玩收藏,书体完备,名家辈出,这一切几乎一直到今天亦无多大变化。而且它一直比肩伴行绘画。
保持微笑 佛像与《心经》至宋代,随着诸多文人跨入画界,使书画更如影随形,以至书法成为绘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一题款。故有自古至今的“书画同源"的理论共识。
由于书画用笔之同源,中国画表现手法主要是线,这就决定了中国从开蒙始就是以抽象为基础的,与西方的油画大相径庭。中国古代的仕女图与油画的贵夫人,都追求具象,而前者从对象提炼线,后者在形象的逼真度,如形、光、色、质、量等等尽力逼近对像。当然二者都有作者的审美与情感在其中。再如,西方的壁画,飞翔的天使是在其后背加上双翅,而中国敦煌壁画的飞天仙女则是用迊风飘舞的裙带。后者是以经验之得加上丰富的想像,而前者则来自对鸟类的观察,有点科学观了,当然也有丰富想象力和审美价值。中国画应略胜一筹。
国外百年前石版画 飞天中国书法主要取决于笔法、墨法、字法、章法。其中重在笔法,看笔锋所至,点线的质量。而中国的线(即用笔)也是衡量一幅作品的重要标准之一。
反之,中国画上的题款,或题跋等也为中国书法搭建了展示空间。
中国画与字之搭配,中堂与对联由是,这两种特立独行的中国艺术便像生死兄弟、至爱姊妹,携手创造了中国绘画的辉煌,使之矗立于世界艺术之峰颠。以至中国画面对西方绘画之时有独到的难以比拟的优势。
印章上长款 中国印章艺术中国画与书法的工具与材料也是共同的。它们也是成就中国画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分。宣纸与水、墨有一种梦幻般的关系,一笔下去,浓淡干湿,流畅艰涩,千变万化,"成竹在胸”却不可确定,因为它与当时很多因素相关联,甚至天气、心情,孙过庭在《书谱》中细致地总结为“六合”、"六乖”,(各有其五:神怡务闲,一合也;感惠徇知,二合也;时和气润,三合也;纸墨相发,四合也;偶然欲书,五合也。心遗体留,一乖也;意违势屈,二乖也;风燥日炎,三乖也;纸墨不称,四乖也;情怠手阑,五乖也。)总结得可谓细致。一管毛笔,中锋侧锋,出锋逆锋,提按绞转,逆推涩行,等等,可谓八面来“锋"。因而才有“墨分五色“、"挥毫泼墨“、“意外得天机" 及 "神“、"韵“、"雅"、"逸”等等只属于中国画的艺术范畴。它很像足球。可有腹稿,却后果难料,不可复制,有东方艺术普遍带有的神秘感,更具魅力。
纯水墨作品,墨分五色** ** **
二,古代哲学营养着中国画之根
中国古代哲人的哲学思维是逻辑的深邃的,但表述却是形象的,不同于西方的哲学著作,长篇巨制,严密推论。中国的哲学思想多散见于并非哲学专著的篇章中、述事中。即使如老子的《道德经》这样 "很哲学" 的专门论著,也只有五千言,也多是“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之类的阐述。因此,中国古代哲学是开放的,生命力旺盛,从古至今一直闪烁着中国智慧。这些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是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处世观、修身观等等与现实密切结合,即有深邃的思考,又有践行意义。
中国古代哲学又以儒释道三教相融为特色。而且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它们的产生与发展几乎是並行的,尽管某朝某代或有偏好,或崇儒或敬佛或尊道,但三教基本相安无事,各行其道,一直与百姓的生活息息相连。因而儒释道三教在中国绘画中便都有体现。更有庄子心驰神飞超越时空的非凡的想像力,使中国画又增添了浓厚的浪漫色彩。在寺庙道观、书楼学馆,皆创作並保留了大量的壁画和书画。这些都直接影响着中国绘画。如儒家的文以载道,书以载道,画以载道,中庸思想,积极入世态度等在中国画的创作中都有反映。道家、佛家的空灵、清静,玄奥、叡智等也渗透在中国画中。有很多画家身心向往,在依山傍水之地,矛舍竹林之中,过一种闲适清静的隐逸生活。他们也常进出佛寺道观,与和尚道人品茶谈诗论画,朋友般往来。而且一些书画名家自身就出身佛门或道家,如怀素、智永、石涛、髡残、弘一等等。
《汉宫春晓》长卷局部中国的三教尽管各遵其宗,但有一核心观念是相同的,就是天人合一。崇尚自然,敬畏自然,顺应自然,道法自然。中国画的发展路程是,题材从人物(神像佛像帝王像)到山水到花鸟,形式从工笔到小写意到大写意。
徐悲鸿写意马有一幅古联,“一阴一阳之谓道,或出或处唯其时”,上联从道,下联通儒。儒家“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自有审时度势而动之训,以天地乾坤之合而喻自強与厚德。而道教的阴阳鱼,佛教之宗"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都有万千奥妙,在从不同点出发而殊途同归,如老子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中国园林艺术,讲究自然形态,天成之美,与自然和谐。而西方园林,则讲究人工之美,几何之美。中国多小桥流水,西方多水池喷泉。
更中国化的盆景艺术,也明白反映“天人合一"的思想。小中见大,在小盆中营造大自然。
由此,中国山水画,比人物花鸟,与西画相去更大。其散点透视而形成的长卷,也是艺术中特立独行的。
油画雪景 古代中国画雪山 现代北方冰雪画** ** **
三,民间艺术是中国画之沃土
"天人合一"观念下形成的审美,使中国民间美术与工艺品也是循此道而繁盛。
其中一大共同点就是把生活生命化艺术化,以自己对生活生命的认知去艺术再现生活与生命。因思想之纯朴,工具与材料的简单、单纯,便创造出古朴的形象,而且以写意、夸张、变形、尚简,与自然亲近的最易直接表达其观念取向来创作。
八大之写意与简 油画静物 中国" 静物”其二便是,认为对吉祥、幸福的祈示性表达,会有一种暗示,一种通灵,会应验于现实。因此民间艺术,多喜庆,热闹。如对联、挂钱、双喜字、福、中国结、红灯笼,等等,与节庆相匹配。如布老虎,中国各地几乎都有,但又各有地方特色,都乖萌,喜庆,突出主要特征,而威猛却只剩头上的"王"字了。中国的石狮、舞狮的狮,也完全是中国的,似宠物,使用其威严,形象是活泼可爱的。
中国画:中国精神,中国土壤,中国姿彩 中国画:中国精神,中国土壤,中国姿彩 中国画:中国精神,中国土壤,中国姿彩更艺术化,更日常化的,如泥人糖人面人,戏曲的脸谱、行头,服装的蜡染与刺绣,精美华贵的饰品,等等,姹紫嫣红。
它已经如水和空气一样,溶入中国人的血液中了,甚至成了一种遗傳因子。
它们更多的地体现在广泛的民间手工艺品上,如剪纸,皮影戏,玩具,泥娃娃,等等。
中国绘画就植根于这样的土壤中,根深叶茂,繁花似锦。风吹雨打,雪压霜欺,它会依然故我。就像地球,谁也无奈其何! 这应是一个绝对。
** ** **
四,中西大相径庭,各取他山之 石
中国四十年改革开放,西方文化艺术进入一下敞开的大门,珍珠与鱼目混杂,或许有人捡了些西方的文化垃圾晾晾,也没什么,有比对更鲜明。
传统本来就有一种稳定性,一种固守性,因此其问题便是比较保守,而艺术与保守永远格格不入。
先进的艺术思想与中国文化艺术发生碰撞,擦出火花,会为古老的中国艺术注入活力,踩上现代的节拍。而且信息时代,各类绘画艺术不互相影响学习渗透也是绝对不可能的。关键在于捡来“石”是先进的还是落后的,是精华还是槽粕。
绘画与其他事物一样有其自身发展变化规律。自身的内因是决定因素,外在的、人为的东西只是外因。中国绘画的发展是漫长的,但却从未停过前进的脚步。只是隨着现代的进程,它的速度在加快罢了。
水的表现有西画影响在近代绘画史上如林风眠、徐悲鸿、吴冠中、赵无极等学贯中西的艺术家,用自己的艺术实践,做了大量的中西画互鉴互融的工作,有许多可喜的成功之处。
吴冠中中国画水乡 吴冠中油画水乡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的绘画与政治经济的变革是同步的,朝气蓬勃,一派生机。
对一个画家,怎么画是自由的,作品受追捧受批评也只是批评家的看法,都无可非议。但一个在国家层面的有相当影响力和权威性的机构、团体则不同,不可不考虑引导的发展趋势问题。如我们的国展,很少从中国水墨精神去考量,虽然可以说还是中国画,但我认定它出了问题,无意识地弱化中国画的笔墨与水墨精神,精心制作过滥,大写意的作品极少见。而我认为恰恰大写意更具有中国水墨精神。它在中国绘画的不断发展中,不断深化理解其水墨精神中才诞生,出现的晚。徐渭与八大为大写意的开启功不可没。尤其八大在“简"方面更做出榜样。但现在却被弱化了。尽管很多画家临习八大,一些画家可能喜欢大写意,但在敲国展之门的时侯却鲜有用这快砖者。
赵无极水墨作品 赵无极油画作品在中国一下敞开大门之时,西方文化艺术也蜂拥而至,不可避免地珍珠与鱼目混杂,而某些基于各种动机而大肆张揚“垃圾",污秽了国人的审美,将中国画引上岐路。
当然,文化艺术的开放,也带来了异样的光彩,也启迪着现代中国画的思考与多样营养的滋养。
** ** **
五,中国画走向世界走向未来之 浅見
综上所述,中国画生自中华这片水土。一方水土一方人,积淀一方审美,积累一方艺术工具材料与手段。而生于斯长斯的中国画必须面对中国传统,面对中国现实,去张扬自己的艺术各性。
林风眠《霸王别姬》 林风眠《裸女》现实生活是取之不尽的艺术源泉。但在现实挖掘提炼素材,获得灵感,激发创作欲望,还必与现实拉开距离,是以画家的文化修养,艺术语言,审美,去表达主体对客体的内在精神的理解和外现美。不应是直白的酷似的实在的描摩,照像术发明之前的“像"的追求与赞赏,被越来越完美的摄影所取代。今天,可瞭望深远的宇宙星空,可以微察分子原子质子量子,不觉得“似"与“不似"的当年精典画论时过境迁,应当重新审度了吗?
这让我不得不从其他角度去思考。
砭水在中国画的应用 写意也可吸收西画的营养佛家有道是,色不異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道家有论,“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有无相生” 、“大象无形”。从绘画角度说,是虚与实,黑与白,精与粗,内与外,静与动,等等即矛盾又统一的问题。这些既是艺术哲学思考,也是艺术实践。在中国绘画史中都能找到例证。
中国的民间艺术,也一直不自觉地遵循这些中国哲学,比绘画更自接更丰富,尤其与各地区各民族的审美结合上,更为中国画实现现代之美与古代传统之结合提供参照。
中国画最具东方艺术的神秘性,与西方现代艺术的践行有着冥冥的暗合。难怪当年西画现代派大师毕加索与中国画大师齐白石、张大千惺惺相惜。
随便再说二点,与中国画走向世界走向未来有关。
一是,中国艺术教学体系,是应试与应就业的,很少有天赋的立志为艺术献身的。追名逐利的多,甘于寂寞于艺术中的少。随流逐流的多,有自己独立思考与创造精神的少。不一而足。
二是, 中国艺术批评体系。某些"家”称为堕落亦不为过,蛀蚀了批评,一味阿腴。失去总结艺术规律,引导艺术欣赏的本旨。
诚望有识之士指教。
2019年7月12日于半醉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