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一个地方

一个地方

作者: 蓝天的风车 | 来源:发表于2019-06-19 13:40 被阅读0次

    从豆儿的学校出来,往左,进入一个幽僻的巷子,在巷子的尽头,右拐,有三家紧挨着的商店。

    一家是卖奶茶以及小食品的,吸引人眼球的是从不大的店铺里面,漫射出来的暖色调的灯光,还有悬垂在窗户上的一束束的干花。

    另外一家要大一些,呈前堂后院的结构。前面的两间店堂,一间卖面包,还可以手作烘焙。另一间有一张很大的条桌,堆了一些明信片、印章、邮戳等物。有一回驱车经过,看见一个外国小哥哥饶有兴趣地在里面涂涂写写。最里面的小院落,是一处喝咖啡的地方。

    两间店铺各有各的特色,都充满了文艺的气息。

    夹在这两间店铺的中间那间,是一家收售老物什的商店。店面同样不大,但进深很深,给人一种别有洞天的感觉。它的窗户是那种五六十年代建筑上拆下来的木质的窗框,极为粗略地几只拼凑在一起,也不做翻新处理,木头带着斑驳的油漆。窗户的上方,挂着一只白底的牌匾,用红色的油漆书着几个看不出是啥字体的大字:保鲜商店。

    这几家商店,在豆儿放学的必经之路上,却一次都没有进去过。有时候遇上塞车,恰好被堵在它们门口,豆儿望着里面的人影瞳瞳,憧憬着放假的时候可以去逛逛。她对中间的那家老旧物资商店兴趣最浓。我亦是。

    暑假的一天,我们专门安排去逛逛,可是那家店铺却没有开门。我们吃了闭门羹,捎带着对它旁边的两家商店都失去了进去的兴致,悻悻而归。

    后来,在豆儿临开学时又去了一次,这一次算是得偿所愿了。

    里面的东西很多(但又以木质居多),真可谓琳琅满目。各个时代的都有,有些应该属于价值不菲的稀缺物,但也有一部分是我们曾经熟知,又渐渐被淘汰,在一段时光中悄然谢幕的物件。可在橙黄的灯光的照射下,和着店铺里留声机发出的若有似无的旧乐曲,它们仿佛在隐忍地诉说着一个个故事。即便是一只破败不堪的竹编箩筐,或者一只曾经高高在上,又饱经风霜的高音喇叭,都显得既亲切又疏离,既和悦又寂寥。

    一个地方

    这两只皮箱,大的一只上面,贴着姓名和从某地到某地字样的纸片。它应该是从一个地方被运到另一个地方,在两个地名之间,经历着舟车劳顿。它里面或者装着重要的物件,由一个人郑重地托付给另一个人;或者只是些日常的家什,随着一个家庭的迁徙,从一座城市抵达另一座城市。上面没有撕去的标签,也许是主人特意留做的纪念,就像现在有些人不愿意撕去行李箱上面航空托运的标签一样。

    记得以前家里有两口又大又深的木头箱子,是父亲从部队带回来的。当时木料稀缺,流行把“搞”到的木料打成箱子,一是方便运输,二是在没有想到做什么家具的之前,可以不闲置物资。

    两口箱子在家里放了很多年。在外婆家时,两口叠放在一起,当做柜子使用。我长大一些时,它们被拼放在一块儿,上面铺了厚厚的褥子,就是一张较为舒适的单人床。

    再后来,它们被打制成当时颇为时髦的大衣柜和五斗橱。

    一个地方

    喜欢这种有很多格子的抽屉。

    还有一只没有拍下来的,是那种九宫格样式,暗暗的豆沙绿色,有些地方油漆已经剥脱。抽屉小小的,大概三十厘米见方,每一只抽屉的外面,都粘着一个只铁质的小插销,可以把标明抽屉所装物品的标识插在上面,分门别类,井然有序。

    不知为何,这些抽屉让我联想起中药铺,一个戴着老花镜的爷爷,郑重地拉开一只只抽屉,那上面写着:豆蔻、当归、忍冬……

    一个地方 一个地方

    这种样式的木马,小时候也曾经玩过。

    它这副斑驳沧桑的模样,应该不止经历了一个孩子吧。

    一个地方
    一个地方 一个地方

    这是一个做月饼的模具。

    看到它,脑海里浮现出一首久远的儿歌来:

    八月十五月儿圆呀

    爷爷为我打月饼呀

    ……

    我的爷爷不曾为我打过月饼,但我能够记得,他为我泡的热腾腾的红糖水。

    一个地方

    这款老式的打字机,豆儿看了很久,她说和电视剧《红星照耀中国》里,斯诺用的一模一样。

    一个地方

    而这种有着拨号盘的电话,好像也只能在电视上面才能见到了。

    一个地方

    那种卡带录放机,在八十年代曾经流行过。当时的小青年,把穿着大喇叭裤,拎着卡带录音机,放着邓丽君的歌,当做一种时髦。

    一个地方

    嗯,这种儿童小三轮车,我曾经有过。它让我的骄傲感和荣誉感瞬间甩那些滚铁环、抽陀螺的毛孩子们好几条街。我算是我们小院儿的同龄人中,率先步入有车一族的吧。哈哈……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个地方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pivg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