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宥坐》中有一个记载的就是孔子在鲁桓公之庙时看到欹器,从而有得到启发的故事 :
“孔子观于鲁桓公之庙,有欹器焉。孔子问于守庙者曰:‘此为何器?’守庙者曰:‘此盖为宥坐之器。'孔子曰:‘吾闻宥坐之器者,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孔子顾谓弟子曰:‘注水焉!’弟子挹水而注之,中而正,满而覆,虚而欹。孔子喟然而叹曰:‘恶有满而不覆者哉!’”
意思是:孔子与学生有一次参观了祭祀鲁桓公的庙,在庙中发现有一种叫做“欹器”的东西(欹:倾斜),他就问守庙人说:“这是一种什么器物”?守庙人答道:“这是放在座位右边,用来时常警戒自己,如“座右铭”一般的器物。”孔子说:“我听说这种器皿在空着的时候是斜歪向一边的,盛满一半时就可以放得端正,而灌满就会倾覆了。””于是孔子叫他的随行学生说:“向这器物里灌水看看吧!”他学生就舀水向欹器灌注,果然,在盛满一半水时就可端正了,而灌满时倾倒又把里面的水也倒空了,空着的时候又歪向一边了。孔子感叹说:“怎么不会因为过度自满而不倾覆失败的道理呢?!”
可见“空则欹,中则正,满则覆”。这里说的“空”和“满”都是两种极端倾向,宥坐之器因而产生“倾斜”和“覆倒”的现象,只有“中”才能正,“守中”才是最佳状态!不过,从“空”态的“倾斜”到“中”的状态过程,是注入水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欹器能承受水的注入而不“覆倒”,一旦灌注入水的过程太急或粗暴而过了“中"这个度就又从端正转向倾斜,达到“满"时就“覆倒”连里面的水都倒出水来。从易学数理分折,这就是谦受益,招满损。物极必反,盛极而衰,阳极反阴,亢龙有悔。中正平和,一阴一阳谓之道!
现在,我们从价值论的角度分析,欹器就像一个人,其“空”态就像人处于供求失衡而产生的需求状态,比如:一个人与他人或社会产生价值交换(往)和分配过程中,其劳动生产产品或商品的行为所产生的使用价值必要以满足对方的需求,如果是在恰到好处时就应该及时止步,超过对方所能承受的标准过度了,对方可能不但不会认可肯定反而会被认为会多余甚至是伤害,这不管是对于亲人朋友还是顾客等劳动服务对象都是如此,这样,你不管是劳动力和时间还是物质资源对于对方产生的使用价值都会导致边际递减,在本来为正向的达到未超过边际为零时,突破了那个度而走向反面的负向。这样,不但不能得到对方的认可肯定而回报酬劳反而要被嫌弃贬低,使劳动力和时间以及资源(本)的价值不能得到实现补偿或不等价的回报小于付出,用劳动价值论来说就是实际的劳动力价格(劳动价值L回报实现)小于劳动力价值V耗费即L-V=M<0,这其实也是自我与超我不和谐的不健康状态。当然,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的是另一个状态,即商品W=C(c+V)+M中的M>0的,即实际上V+M=L>V,但由于资本家故意把作为劳动力价值的回报的价格V压低了,所以,使V成为劳动力价值,而劳动价值(价格)L-劳动力价值(V)=剩余价值(M)>0部分全被资本家占有了,这里先不讨论V是否包括资本家的管理劳动力的价值,M中是否包括资本家的管理劳动与工人一起协作劳动创造的剩余价值,而的确是产生了资本家损害工人的利益而压迫剥削的M中的应该归工人所分配的剩余价值,那么,这也是属于一种社会不和谐的不健康状态!
故老子在《道德经》也说:“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道”是中正平衡的,反向或偏离歪斜都是失衡不正的,为了纠正回归于“中”态,就必要在“空"态时加水或在未满时减水而处“中",这就是“抱一"、“守中”了!中庸之道其实就是老子的“无为之道”在社会中人与人的体现,两者并不相冲突,只是“道”的意义更广,它不仅仅是社会中人与人的道德求“中”的状态,而是还包括心身与心物的“中”态。
我这里再举个心身即自我与本我的关系。比如,一个人饥渴、寒冷、困乏.....等等时,饥渴就要有食物和水来吃喝,寒冷就要有衣服与烤火来获得取暖、困乏就需要休息睡觉.....等等!但是如果是吃喝和衣服与烤火取暖以及休息睡觉满足过程过急过度超过了“中正”的边际,那么,其边际效用就会递减与使用价值量就会从正向的有用转化为无用甚至是有害!灌注入水的过程就像是人在劳动生产产品满足自己或对象需求的过程中产生使用价值的过程,所以,其过程要柔和有序适度的“过犹不及”就是说事情做得过头,就跟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合适的!
可见,中庸之道追求的“中”并不是二千年来被人误解的“折中"状态,而是人与人之间优化选择与被选择时决定的不过头和不及之间的“无过无不及”的“临界位置”以及倾向于利已利人互惠互利的“等价"状态。从现代西方数学上,这个中并不是变量处于坐标区间的几何中点,而是相当于微分学对应函数最佳极值(导函数为零时)的特定位置,无论是偏左偏右还是偏上偏下,都不如这个中位的效果最佳。所以,要懂客观规律(道),了解供求关系的平衡,当供给量(q)与可支配的实际需求量(d)的关系为d-q=0,或d/q=Z=1时,超出社会边际效用为零或供求系数等1时,就违背了主观与客观一致的“道”,是不“守中”到边际效用为零时适可而止,不“抱一式”在供求系数为“一”时见好就收的有为法,而非无为法,故无为即“抱一”或“守中”就是恰到好处不偏不倚的供求对称所对应的必要劳动,这样的劳动即“为”才是无有无必要的劳动耗费即符合于价值的。否则,主体的“为”越多即劳动量耗费越多其因为不能实现价值,表现其劳动生产力越低,不能满足社会需求给人类带来社会价值从而也就不能得得认可肯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