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故事中,每一个有台词的人物都必须有其存在的理由,无一例外。他们要么助主人公一臂之力,要么从中作梗。
典型的好莱坞电影通常使用5-7个主要人物,其中主人公和对手是必不可少的。
人物要素主要有以下几种:
1、主人公
主人公追寻一个迫在眉睫的危机引发的焦点问题,由此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通常,主人公会是一个一身正气的英雄,除此之外也有一些其他类型的英雄,如:
非传统英雄,比如神偷、连环杀手等。
悲剧英雄,这类英雄的身上有着致命的人物缺点,注定了他们会失败。比如孙红雷主演的《征服》中的老大、古天乐扮演的《夜叉》中的黑警。
搞笑式英雄,《大内密探零零发》中的周星驰。
催化剂英雄,这类英雄不会经历自身的成长,他们的存在是为了促使其他人成长。
2、对手/反派
对手是决意要阻止主人公达成目标的人或组织,是主人公最强劲的敌人。对手带出故事的核心冲突,也将在最后的高潮时刻与主人公生死对决。
但是,对手必须是一个个体,即使与主人公对抗的是一个组织,最终也必须概念化一个真实的活生生的单个对手。就比如主人公与邪教对抗,最终的对手必定会是邪教的统领。
另外,自然灾难不是对手,只有同时具有人类对手的自然灾难电影才更吸引人。
3、爱恋对象
对于银幕情侣来说,希望一定会跌落至绝望,激情遭遇争吵、爱意变成害怕、相爱逐渐变成失去。
如果电影一开场,主人公已经有佳人相伴,那么两个人的爱情必将出现问题。
爱恋对象可以引发性张力,性张力只是暗示两者可能的进一步关系,可以贯穿整部影片。
不是每一部电影都要有爱恋对象,但是爱情始终是最好的可用的次要情节。
4、导师
导师传授主人公必须掌握的重要技能和知识,这必须在他与对手一决胜负前学成,导师可以是任何年纪的人,只要他能教授主人公技能就行。
通常,导师会死去,导师的死预示着主人公将无人支援,必须独自面对对手,也预示着主人公必须自己证明自己是英雄,可以说,导师的死是主人公的成人礼。
导师也可以不止一个。
5、伙伴
伙伴是围绕在主人公身边甘愿充当副手的人,他们和主人公有着相同的目标,但是他们不是故事的主要推动者。伙伴不拥有和主人公一样的能力,他们不能以任何方式喧宾夺主,即使他们有很厉害的技能,但是一定不会厉害到足以盖过主人公的光芒。
伙伴对主人公非常忠诚,值得依赖。但是伙伴深深会质疑主人公的动机,并引起冲突和提供建议。
6、边界守卫
边界守卫在主人公做出一个改变现状的决定后,会跳出来迫使主人公在前进之中上证明自己的价值。边界守卫通常是你的亲朋好友。
比如,你打算辞掉工作去创业,然后,你的家人会跳出去阻止你:“你疯啦!创业大都是失败的,为什么要浪费时间和钱去尝试呢?安心工作吧。”
在家人的阻止面前,大部分人会退却,只有真正的英雄才能有勇气排除这种杂音。
不要让别人的嘴,阻碍了你前进的脚步,你已经觉醒了,而别人沉睡在固有的认知里,躺在舒服圈里不肯动弹却对别人的前进不屑一顾。
7、其他盟友人物
对照盟友,存在的意义是为了让观众清楚地看到主人公的成长变化。
有望成为救星的盟友,比如主人公在生死危难之时,出现一个可能救主人公于危险的救星,但救星往往会遇害,因为优秀的电影的原则是主人公必须自救,而不是被救兵救。
助威的盟友,助威盟友可以是欢呼的人群,也可以是啦啦队。
身处险境的无辜盟友,比如《怒火救援》中的小孩。
8、对立人物
对立人物与对手不同之处是,对立人物不直接是对手本身,一般有三种:
1)可以是对手的代理人,比如黑帮老大的打手。
2)独立的麻烦制造者,比如主人公在路上随机遇到的一个小偷或是碰瓷者。
3)反派的喽啰,这些小喽啰一般没有台词或是只有几句台词,他们的身份注定会大批地死去。
9、氛围人物
与其说是氛围人物,不如说是道具。
古装剧中街头吆喝卖冰糖葫芦的、卖包子的、街上行走的路人等都是氛围人物。
最后
隶属某一类的人物不能在故事中途改变类型,曾经是伙伴,始终是伙伴。
如果在第二幕中,爱恋对象突然变成对手的代理人,那么只能意味着他原本就是对手代理人,只是过去暂时把自己伪装成爱恋对象的假象而已。
关键人物从不改变人物类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