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什么你一直想去做,但是因为自己不够擅长而不敢去做的事?设置一个计划,去实现它。”这是《终身成长——重新定义成功的思维模式》这本书第二章结尾的最后一句话。
其实,我有很多想去做而不敢做的事,也有很多想去做,但做了开始或者做了一半就放弃的事。之所以会这样,我想这都是固定型思维导致的。因为成长型思维模式会让人爱上自己做的事——即使面对困难也会继续热爱。
“总体来说,固定性思维模式者更喜欢不需要付出太多努力就可以得到的成功,这是能证明他们天赋的最好方法。但是有很多高层的人认为自己的个人能力是固定的,但还是不断想要证明自己。可能这些人的人生目标是获得诺贝尔奖,或者成为星球上最富有的人——他们愿意付出一切代价达成目标。”
“这样的人可能并不认为付出大量努力等于能力低下,但他们依然拥有固定思维模式的其他特征。他们可能会经常炫耀自己的天赋,认为自己的天赋让他们高人一等。他们也可能难以忍受错误和批评,或者挫折——难以忍受这些妨碍他们前进的事。”
“偶尔,成长型思维模式者可能也想获得诺贝尔奖或者变得富有,但他们并不认为这些目标可以肯定自己的价值,也不会以此证明自己高人一等。”
“成长型思维模式并不意味着每一件可以被改变的事都应该被改变。我们需要接受自己的一些不完美之处,特别是那些并不会给我们自己或别人带来危害的。”
读完这些,成长型思维的人在我脑海里浮现出这样的形象:他们对自己有更客观的认知,接纳自己,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会为结果而尽心尽力,但更享受过程,并且不会被结果牵绊。所以,他们更能成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