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再别康桥》……

读《再别康桥》……

作者: 个性女孩123 | 来源:发表于2019-08-18 22:29 被阅读0次

        看《听王荣生教授评课》这本书中有一个课例郑逸农老师的《再别康桥》,突然特别想读读写首诗。此刻,女儿正在玩她的玩具。

        我认真地、有感情地读。读完后女儿问我:“妈妈,你念的什么?这么好听?”

      “妈妈读了一首诗,我很喜欢它。”

      “太好听了,你能再读一遍吗?”

      读完,孩子问: “写首诗为什么这么好听?”

        这个问题太难回答了,它就是这么好听,作者徐志摩是个大才子,他要离开他深爱的剑桥大学前写的,动了真感情。你要觉得妈妈读的好,就是因为我懂了写首诗。

        美的事物大家都能感觉到美,哪怕是一个并不能听懂的孩童。这表明人的情感是相通的。我已经不记得前年是在什么样的机缘巧合下,我在学校广播站读了这首《再别康桥》。遇到邝老师的时候,她告诉我她差点掉下眼泪,她从我的朗读中似乎看到了我离开北京回来的那个场景。

        也许这就是我懂了徐志摩,而邝老师也恰恰读懂了我。这种情感都是有《再别康桥》来寄托。

        再说我十年前教学生这一课的时候,什么也没有讲,就让学生自由地读一读,读会背为止。把从第一遍读到会背这个过程中自己的理解给同学们分享一下。课堂没有设置教学目标,不是契合了郑老师的“非指示性”语文教学,而是大学毕业的第一年教书,我是个菜鸟级语文老师,根本把握不了孩子的学生情况,也不知道如何设置合适的教学目标,但我不愿意照着教参去讲。每个孩子的经历不同,他们对诗歌的理解就不尽相同,或者在读的时候联系到的生活也不同,我没有理由用教参的理解代替我的理解,更不能限制学生的理解。

        真正走进心里的语文,怎么可能脱离了生活的实际?不设置教学目标不是没有目标。而是让每个孩子给自己设置目标。让他们真正在每节课上都有自己内心的感受,笃定的收获,而不是没有生命里的死知识。

      美的东西,定能引起情感的共鸣,找到共鸣点,语文课就好学了。

相关文章

  • 无标题文章

    再别康桥 再别康桥再别康桥再别康桥再别康桥再别康桥再别康桥再别康桥再别康桥再别康桥再别康桥再别康桥再别康桥再别康桥...

  • 唯美的康桥

    今天读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徐志摩是浪漫主义的诗人,一生向往爱与自由,《再别康桥》是徐志摩的代表作,徐志摩曾在英国...

  • 读《再别康桥》

    如一幅细腻而温情的油彩画,绚烂的色彩回荡着心底的温柔。待你走进,那浓墨背后有淡色的哀愁。 起落借空灵,宛转展情思。...

  • 读《再别康桥》……

    看《听王荣生教授评课》这本书中有一个课例郑逸农老师的《再别康桥》,突然特别想读读写首诗。此刻,女儿正在玩她...

  • 读“再别康桥”

    作者/奉心无悔 青青堤柳舞纤腰,潋滟江波荇影摇。沉默夏虫云彩醉,挥挥空袖别康桥。 2019年12月18日

  • 读《再别康桥》

    康河应仍向东流,别后眉间事未休。浪卷长天溅碎句,情翻梦里恨牵牛。 游园莫赋钗头凤,落笔休题心上秋。碧水流云非一路,...

  • 读《再别康桥》

    康河波里故事多,康桥传说徐志摩。 河畔金柳依然在,夕阳影里在诉说。 油油招招青荇草,碧波荡漾闹康河。 榆荫清泉彩虹...

  • 读《再别康桥》

    前段有个活动,是诵读类的,要求学生参与,为了给孩子做好榜样,我想我也应该先交一份。打开界面,出来的正好是徐...

  • 秋叶已翩跹,往事但随风

    很多年之前 我们还和梅芹老师朝夕相见 诗歌单元,我们一起读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读致橡树,读再别康桥,读很多现在看起来...

  • 读《再别康桥》有感

    文/天涯明月 (原创) 重温诗人徐志摩先生的经典之作《再别康桥》,被其中最走心的开头和结尾四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再别康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pods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