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说话的间隙人在想什么,是什么也没想,还是想得太多不知从何说起,与人对话也讲究天时地利人和?
当一大段话扑面而来时,我会变迟钝,反应慢得当下没想法,但不妨碍在事后梳理后,能够逐一做出相对准确地回应,全靠记忆在撑。
由此选择说还是不说是个问题。多半会因错过最佳回应时间,自觉没有说得必要。如若要说,说话对象和内容也是影响事后跟进的变量。
没说出口的话我会写下来,全当反思总结,以备相同情境下可调用字句加快回应,虽然暂时还没有能派上用场的。目前最好用的句式还是“等等,让我想一下”。不过学会用标准句式,也可能会搪塞一些重要时刻,前期判断比后期找补更重要些。
也有例外,当信息达到一定阈值,或内容触发到情绪开关 ,反应力会带动语速一起变快,但持续不久就会耗尽气力,低落下来,接着后悔有些话不该说。
除却亲人间可无所顾忌地想到什么说什么,与极度陌生的人也无所谓说与不说,感兴趣的话题可能会多说些,与半生不熟的人交流就卡尬卡尬的,语量和语速视情况波动。
文字交互比口头交流的反应时间稍快些,打字过程有助于筛选修饰可说的内容,分寸感会好点,虽然也没有好到哪儿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