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昨今明三天时间看完了《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第二季14集的纪录片,先前在2018年看过舌尖3,但舌尖3已经是穷途末路,不管是内容上还是表现形式上都大不如前两部,所以在这里不再赘述。
其实以前看过好几遍,但也就是看看美食制作的方法和过程,其余地方大致略过。
但这次重看,我想我知道了它为什么成为最中国最火爆的美食纪录片。
因为它并不仅仅是描述单纯的介绍美食,更重要的是它讲述了人这个高等动物,美食是由人制作出来的,正是因为人的存在赋予了食物感情。
从拍摄手法上来看,无缝衔接的很好,往往是一个镜头中的故事拍完立马切换到一个镜头,比如塞北口蘑邂逅江南冬笋;有时一个故事未拍完,食物正在烹饪当中,讲述人顺道讲故事,讲完故事,美食也就做成了,比如钓弹涂鱼的爸爸。
我喜欢脚步这集里养蜂人老谭夫妇为人们生产甘甜纯美的蜂蜜,自己却风餐露宿,四处飘荡的生活,喜欢看妻子做豆花的过程,开始液体状,在妻子烹调下,逐渐成块,大功告成。

听到腊肉,麻辣香肠被切片码放,刀拍花生米和蒜泥的就让人垂涎欲滴。
虽然我是江苏人,但对于腊肉,咸肉,香肠这类腌制类食品一直无法抗拒,直到今天,每次回去祖父都会给我蒸一小碗咸肉,不管肥瘦,也不管多少油,总是把汤汁倒进饭碗里连肉吃的精光。
我喜欢心传这一集里苏州得月楼里阿苗在得月楼里跟着师傅学习船点时的艰辛与值得。
所以,我也喜欢各式面点,北方南方都可以,我才不管多少碳水化合物,也不听多吃会得糖尿病之类的话,我只知道先吃了再说。
我喜欢三餐这一集里每个人虽是粗茶淡饭,但充满着意味的生活。
这部片子的缺点也是他的优点,就是拍摄时许多情节的真实性成疑,比如那个为了得到野蜂蜜攀爬40米高的藏族小伙,比如有些看上去不是绝妙食材的搭配,比如人物的呆滞表情。
但这些都不重要了。
食物的作用不仅仅是满足生存,口舌之欲,更重要的是它给了人一种思念,一种人与人之间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感情,简单来说就是,你吃了某样东西,会知道那是谁给你做的,用什么手法做的,如果是你喜欢吃的,你会思考与他之前有什么瓜葛,这才是美食带给我们的真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