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董小姐与银隆闹得沸沸扬扬。2016年格力电器130亿收购案遭中小股东反对,董小姐公开发飙,到现在发现银隆可能是个烂摊子,10亿投资有可能打水漂,进而起诉银隆原董事长魏银仓和原总裁孙国华,一场内斗罗生门正鲜活地上演!

一、银隆的BUG
当初格力股东大力反对收购案,或许有多方考虑,但银隆本身存在很大的BUG,它的动力电池核心技术是非主流的钛酸铁锂。
作为动力电池,钛酸铁锂电池优点非常明显,充电快且不怕衰减,即使汽车跑报废了,电池一样可以使用,不怕高温和低温,足够安全;但缺点也同样明显,不但原料成本高,体积大,而且能量密度低。
魏银仓一直鼓吹他的钛酸锂电池技术如何先进。但实际上,全球主流汽车企业均不使用该技术的电池。
二、锂电池技术的分类
那么现在主流的锂电池技术有哪些,那些技术可能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今天我们就来详细聊聊。
动力锂电池的分类基本是以正极材料的类型进行划分,我们常说的磷酸铁锂、三元材料和锰酸锂等,都是锂电池使用的正极材料。目前应用层面的锂电池有4大分支。
钴酸锂电池:作为锂电池的鼻祖,目前在3C领域的市场份额很大。但其循环寿命和安全性较低,并不适合作为动力电池。所以为了将其作为Roadster(特斯拉研发的一款电动跑车)的动力电池,特斯拉开发出号称世界最顶尖的电池管理系统来保证它的稳定性。
锰酸锂电池:最先由日产和日本电气股份有限公司(NEC)合资电池企业AESC提出。由于价格低,能量密度中等,综合性能较好,锰酸锂一度作为动力电池使用,代表车型为日产聆风。但由于性能太过中庸,市场份额逐渐被新的技术所替代。
磷酸铁锂:作为比亚迪主打,被称为最安全的车用电池技术,可耐受700-800度高温,不会剧烈燃烧爆炸;即使汽车处于复杂运行环境,均可做到稳定放电;且具有成本优势,国内电动公交大量使用该电池。其缺点是能量密度一般,但比钛酸铁锂电池高。
三元锂电池:是目前动力电池主流方向,能量密度为四者之首,但安全性相对较差。因其能量密度比磷酸铁锂提升了20%~50%,新研发的电动乘用车大都采用该电池。
三元锂电池也有2个分支,镍钴锰酸锂(NCM)和镍钴铝酸锂(NCA),后者技术目前掌握在日本松下手中,特斯拉使用的18650锂电池就是其产品,国内主力研究方向是镍钴锰酸锂。
锂电池的优劣对比(见下图)

三、提高电池能量密度是未来政策和产业发展方向
从《中国制造2025》以及行业补贴政策上看,国家正在不遗余力地推进电池能量密度的提高。由于三元锂电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符合国家政策扶持方向,近年来发展迅速。
2018年6月12日,全新的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正式开始实施,除了对续航里程有了全新的补贴标准,更是对电池能量密度有了更高的要求。

国家还明确了动力电池的发展规划:2020年电池能量密度达到300Wh/kg;2025年达到400Wh/kg;2030年达到500Wh/kg。
在这种情况下,即便是之前掌握磷酸铁锂技术优势的比亚迪,也在逐步把旗下车型使用的动力电池换装成三元锂电池。包括:唐、秦,还有腾势等。
率先使用18650电池的特斯拉也将目光转向了能量密度更高的21700电池。当使用21700电池的Model 3汽车上市之后,该电池还将考虑用于Model S和Model X型号汽车。
目前国内主力研究的是镍钴锰酸三元锂电池,按照3种材料的不同比例,又有333、523、622、811四种型号,镍(Ni)含量越高,电池的容量优势越显著,加之钴(Co)为战略矿产资源,量少价高,高镍低钴也成为三元锂电池的主流发展方向。
目前包括宁德时代在内,都在研发811型号的镍钴锰酸锂电池,现在出货量最大的还是523型号, 622型号则已进入出货阶段。
另一个提高电池能量密度方式是使用软包封装。
软包电池最大的优势就在于“轻”,目前国内能量密度表现最好的是宁德时代硬壳电池,装车上路的能量密度在140Wh/kg左右,如果换成软包电池,整个系统能量密度能突破160Wh/kg。不过由于软包电池整体的成本较高,未来的主力产品会先占据中高端电动车市场。
除了宁德时代外,国轩高科、力神电池、亿纬锂能等电池企业都在加速研发三元软包电池。
四、7大前沿技术有望突破能量密度瓶颈
虽然三元锂电池优势突出,但在能量密度上依然存在瓶颈,技术上还需要进一步提升。此外,目前锂电行业还有7大前沿技术。
全固态锂离子电池:该技术产业化研发持续升温,是世界公认的下一代重点发展的创新电池技术;且已出现突破。
高容量硅碳负极:在高镍三元电池发展的同时,负极材料会逐渐向高容量的硅碳负极转型;
高电压高容量富锂材料:宁波材料所发展了一种新颖的气固界面改性技术,有力的推动了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的实用化进程。
高电压耐受电解液:虽然高电压锂电池材料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在实际生产应用中,这些高压正极材料仍无法达到良好的效果。
耐高温隔膜:耐高温隔膜能有效提高电池的稳定性,同时提高电池倍率性能,但目前仍处于实验室阶段。
锂硫电池:锂硫电池最大的优势在于其理论比容量(1672mAh/g)和比能量(2600Wh/kg)较高,目前还处于实验室研发阶段。
锂空电池:理论上30kg金属锂与40L汽油释放的能量相同;产物氢氧化锂容易回收,环境友好,目前还处于实验室研发阶段。
五、银隆的抉择
银隆的增长奇迹起于2014年,背后则是由政府补贴带来的行业盛宴。银隆2014年收入10多亿,2015年40亿,2016跃增到80多亿。而在补贴政策新规下,资金突然收紧,大潮褪去,银隆也成为“裸泳”的一员。2017年年报中,银隆营收略增的同时,净利润下滑近七成。
董小姐已经将银隆带上了资本运作的轨道,而在技术路线上,银隆或许面临着更困难的抉择!在市场与技术的双重挑战下,银隆能走多远将是一个未知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