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代理模式和装饰器模式的区别

代理模式和装饰器模式的区别

作者: Parallel_Lines | 来源:发表于2018-08-31 16:08 被阅读0次

代理模式和装饰器模式非常相近,本文通过举例,针对俩者的区别进行探讨。

示例:孩子会吃饭

public interface IChild {

    void eat();
}

创建孩子类,实现吃饭接口:

public class Child implements IChild{

    @Override
    public void eat() {

        Log.e("TAG","孩子吃饭");
    }
}

如果孩子太小,不会做饭,连吃饭都需要引导,这时候就需要一个代理帮助孩子正确处理吃饭流程:

创建父母(代理)类:

public class Parent implements IChild{

    private Child child;

    private Parent(Child child){

        this.child = child;
    }

    @Override
    public void eat() {

        Log.e("TAG","父母做饭");
        child.eat();
        Log.e("TAG","父母收拾餐具");
    }
}

其中有些孩子长大了,学会了自己做饭、自己吃饭,生活独立自主:

创建孩子扩展(装饰)类:

public class ChildWrapper implements IChild{

    private Child child;

    public ChildWrapper(Child child){

        this.child = child;
    }

    @Override
    public void eat() {

        Log.e("TAG","孩子做饭");
        child.eat();
        Log.e("TAG","孩子收拾餐具");
    }
}

以上是代理和装饰的简化写法,如果不探究其表达的意义,俩者是没有区别的。

但是从实际意义出发,就可以看出俩者的区别:

代理,偏重因自己无法完成或自己无需关心,需要他人干涉事件流程,更多的是对对象的控制。
装饰,偏重对原对象功能的扩展,扩展后的对象仍是是对象本身。

这样说有些抽象,继续接着上例:

孩子长大了,需要去上学读书,新增学生接口:

public interface IStudent {

    void readBook();
}

孩子多了一重身份--学生,故要实现学生接口:

public class Child implements IChild, IStudent {

    @Override
    public void eat() {

        Log.e("TAG", "孩子吃饭");
    }


    @Override
    public void readBook() {

        Log.e("TAG", "孩子读书");
    }
}

此时,上述部分独立自主的孩子(装饰类),因为身份的增加,也要相应的扩展:

public class ChildWrapper implements IChild, IStudent {

    private Child child;

    public ChildWrapper(Child child) {

        this.child = child;
    }

    @Override
    public void eat() {

        Log.e("TAG", "孩子做饭");
        child.eat();
        Log.e("TAG", "孩子收拾餐具");
    }

    @Override
    public void readBook() {

        child.readBook();
    }
}

孩子成为了学生,但读书不是宅家里自学这么简单,需要有人教学,这显然不是父母的任务,而是学校的事情。于是新增学校代理:

public class School implements IStudent {

    private ArrayList<IStudent> students;

    public void addStudent(IStudent student) {

        students.add(student);
    }

    @Override
    public void readBook() {

        for (IStudent student : students) {
            
            student.readBook();
        }
    }
}

学校招收学生入学,独立自主的孩子作为装饰类,本质还是孩子,肩负学生这一身份,可以作为学生入学,而原先的父母作为代理类不能入学:

Child child = new Child();
ChildWrapper wrapper = new ChildWrapper(child);
Parent parent = new Parent(child);

School school = new School();
school.addStudent(wrapper);

通过上述例子,相信可以直观的看出:

孩子有吃饭和学习俩件任务,父母作为代理类之一,只能指导吃饭;学校作为代理类之一,只能指导学习。
对于某些独立自主的孩子(装饰类),它可能学习更加主动,吃完饭会主动收拾碗筷,但这些本来就是它原有功能的加强,它的本质仍然是孩子,依然可以享受父母、学校的代理帮助。

所以:
代理模式,注重对对象某一功能的流程把控和辅助。它可以控制对象做某些事,重心是为了借用对象的功能完成某一流程,而非对象功能如何。
装饰模式,注重对对象功能的扩展,它不关心外界如何调用,只注重对对象功能的加强,装饰后还是对象本身。

对于代理类,如何调用对象的某一功能是思考重点,而不需要兼顾对象的所有功能;
对于装饰类,如何扩展对象的某一功能是思考重点,同时也需要兼顾对象的其它功能,因为再怎么装饰,本质也是对象本身,要担负起对象应有的职责。

从上述例子也可以看出:
被装饰者一旦身份增加,作为装饰类,也需要相应的扩展,这必然造成编码的负担。

设计模式本身是为了提升代码的可扩展性,灵活运用即可,不必生搬硬套,非要分出个所以然来,装饰器模式和代理模式的区别即是如此。

相关文章

  • 设计模式总结

    相似设计模式的区别 装饰器和静态代理 1、装饰器模式:客户端决定装饰谁(对比静态代理) 2、静态代理:客户端不关心...

  • 代理模式和装饰器模式的区别

    代理模式和装饰器模式非常相近,本文通过举例,针对俩者的区别进行探讨。 示例:孩子会吃饭 创建孩子类,实现吃饭接口:...

  • 装饰器模式和代理模式的区别

    这两个设计模式看起来很像:对装饰器模式来说,装饰者(decorator)和被装饰者(decoratee)都实现同一...

  • 六、门面模式与装饰器模式详解

    8.门面模式 8.1.课程目标 1、掌握门面模式和装饰器模式的特征和应用场景 2、理解装饰器模式和代理模式的根本区...

  • 装饰模式和代理模式区别

    装饰模式是以对客户端透明的方式扩展对象的功能,是继承方案的一个替代方案;代理模式则是给一个对象提供一个代理对象,并...

  • 面试题

    a>b与a-b>0的区别了解哪些设计模式装饰模式与代理模式的区别缓存穿透解决方案服务器动态缩减方案synchron...

  • 设计模式之装饰者模式 - Decorator

    装饰者模式和代理模式的区别 装饰者模式的作用是扩展一个类的功能.代理模式的作用是控制对一个类的对象的访问, 但并不...

  • java中的代理模式与装饰者模式的区别

    java中的代理模式与装饰者模式的区别 代理模式与装饰者模式看起来很像,都实现基础对象实现的接口,在其自身对象中都...

  • 09.代理模式和装饰模式的区别

    代理模式和装饰模式 代理模式UML代理模式类图 装饰模式UML装饰模式类图从类图来看,二者除了名称不同,几乎没有差...

  • 代理模式和装饰器模式

    代理模式:控制访问 装饰器模式:增加职责 代理模式demo 假如有一个小孩儿,会吃饭、会玩、会休息 class I...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代理模式和装饰器模式的区别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ptew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