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哲思随笔散文关于幸福的人生思考
近日随思17关于死记硬背的伤害与常识与理论之间的关系

近日随思17关于死记硬背的伤害与常识与理论之间的关系

作者: 玩哲录 | 来源:发表于2018-08-31 16:08 被阅读730次

12关于死记硬背的伤害

有一个岳晓东博士对创新思维进行了相关的研究。

他说,“思维标准化是扼杀中国人创新思维的首要因素,它突出的表现为:思维固着、权威迷信、思维惰性。而这一切都可谓是时下之‘应试教育’不可避免的后果”。

于是,他举了一个例子,1998年某省的高考作文题是《坚韧——我追求的品格》,对此该省上万名家庭健全的考生竟都以‘我自幼父母又亡,独自一人承担家庭重任成长至今’的公式化的虚假构思开题,这简直令人不可思议。

所以,他说“再没有比高考更加助长人的思维标准化了,则所有的知识获取都应是‘进行进态的’,而非‘完成时态的’,可高考的训练过程却让人把所有的知识都当成完成时态,促使孩子在学习中,只在乎‘什么是标准答案,’不在乎‘知识是怎么样获取的’”。

其结果,学生的思维越来越趋同,想象力越来越枯萎,满脑子装的尽是标准答案。......

我仔细的看过这个研究报告,我给他总结一下,其实说白了,老土话,就是死记硬背,没有他说的那么复杂,也就是偏重甚至是迷信记忆,忽视逻辑能力培养,因为前者可以偷懒重复性的进行动作从而形成一种惯性的势能,反观一个人的逻辑能力的培养是很难的,甚至是有些逆人性,总是想为什么国人不喜欢,更多的人并不喜欢有难度的东西。

时间长了,当然,只喜欢真接要答案了,而如果没有标准答案心里不踏实。我本人大多数的日常生活,很多情况也的确是如此,这限制了答案之外的可能性。

当然了,为了对付考试,死记硬背是必要的,但长远来说,拒绝对问题的思考,尤其是对复杂问题的思考,对人的发展来说,是思考能力的一种残缺,更是一种损害与偷懒行为。

本人曾经对之有深入的思考,我以前写过几万字的证明,大概意思就表达了同样的结论,我是从心理学,科学,人类学,教育学和一些创新思维的想法上来说的。

网友A:

我儿子小时候看到小区铁树根茎部长得像菠萝,于是称铁树为“菠萝树”。他奶奶说他瞎说,明明是铁树,瞎叫人家会笑话你的。当然这只是扼杀幻想力一个部分,如他奶奶这样的人很多。

我:

我看你的思维能力挺强的,可以思考一下,为什么?我是说人其实也有一种思维惯性的,这个概念用上了牛顿力学的惯性观点,人的思维惯性一旦形成,或者说认知心理一旦固化,想冲破太难了。

说白了,他奶奶的思维早就被格式了,还是迷信答案或权威的一种解释。我本人也是最近几年才意识到的,否则,我和别人一样,也不会取得一点点成绩了。哈哈,当然也没什么成绩,与更牛人相比的话。

网友A:

我孩子小时候会说出“天上的白云像一个锅盖,我们像锅里跳蹦着冒汗的馒头。”现在呢,写出的作文枯燥无味。

我:

想象力这东西很重要,一旦消失了,就基本上永远消失了,人很难反刍回去再找回最真实的自己和能力。我也发现小孩子的想象力太发达了,我儿子说,为什么有白云老跟着他,他害怕,说是不是白云不喜欢他?

我说,不是,是因为他喜欢你,要和你做朋友,所以,你们俩个形影不离,你和天地是一体的,他很高兴,觉得这个解释很快乐。你如果说白云像条狗,要咬他,就麻烦了,一句话,美好的事物没有了。

网友A:

爱因斯坦没学过关于时间和空间的哲学和数学,怎么能够论证交叉学习法的作用?

我:

是别人帮他证明的,最初,他有一位热心的老师。

网友A:

哦,有这么好的老师

我:

这个关系很复杂,数学计算也是他的老师帮搞的。因为爱因斯坦的数学确实不好,哈哈,当然也是他求救他的老师,他们之间产生了深厚的友谊,这个如果看过爱因斯坦的自传,尤其是他自己写的也很多,就会更明白这里面的曲折。

如果上过西方科学史,可能就会发现,我们日常所认为的科学,很多确实是错误的,因为误传的原因。

13常识与理论之间的关系

陈嘉映的《哲学·科学·常识》,印象最深的,就是两小儿辨日。

话是这么说的,“《列子·汤问》里面有《两小儿辩日远近》,说的是两个小孩子在那里争论太阳中午离我们近一点还是早上近一点,一个小孩说太阳早上出来的时候挺凉的,到了中午就热起来,热的东西当然是离我们越近越热,可见太阳在中午离我们近些。

另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那么大,到了中午就变小,什么东西都是离我们越远就越小,可见太阳中午离我们远些。两个小孩子争执不下,据说孔子路过,听了这争论,也决定不下孰是孰非。

两个孩子所依据的都是常识里包含的道理,但这两个道理就事论事,并不串到一起形成一套融会贯通的道理。这个故事妙在找到一个焦点,两种道理在这里冤家碰头,这两种道理各自都是再自然不过的常理,聚到一起却得出了相反的结论。”。

他还说到,常识包含的道理就事论事不相连属,中间有很多缺口。为了提供统一解释,理论家必须把包含在常识中的形形色色道理加以组织。在这一组织中,他必然重视常识中的某些道理,忽视另外一些;把一些视为主要的,把另一些视为次要的。从一些道理中,通过种种延伸和变形,再得出另一些道理。在这个过程中,理论难免相异于某些常识。

常识把金星和牛郎星归在一类,现在,天文学把金星和太阳、月亮归为一类,叫作行星。随着理论的继续发展,理论家可能得出在常识看来更加古怪的结论,例如太阳静止而地球转动。理论家的思考并不古怪,但他会用我们都能明白的思考和推理引向让我们大吃一惊的结论。

这说明,常识,在另一个解释框架内就不对了,比如人类推翻了天圆地方的这种观念之后,有了科学的天文观,比如地球的自转公转的概念,太阳相对地球其实是不动的,但是太阳也是动,只是相对谁,银河系,再相对更大的系,动不与动?

相关文章

  • 近日随思17关于死记硬背的伤害与常识与理论之间的关系

    12关于死记硬背的伤害 有一个岳晓东博士对创新思维进行了相关的研究。 他说,“思维标准化是扼杀中国人创新思维的首要...

  • 近日随思05关于学历与钱

    花: 每个人成长环境和经历不同,人要与过去的自己比,有些人出生就在罗马,有些人穷其一生奋斗也到达不了罗马。 莫言这...

  • 言语行为理论和效果对等

    Nida翻译等效理论认为译文读者与译文信息之间的关系,应与原文读者与原文之间的关系基本相同。这被称作信息对等,后来...

  • 困惑的一点悟

    一 在实践中摸爬滚打了这些年,作为一个偏理论专业出身的人,依然困惑于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依然在理论与实践之间摇摆...

  • 近日随思

    近段时间发生的几件大事让人甚是心疼。 一、滴滴平台再一次出事儿,受害者没有打码的照片相继流出;百度审核不严格,还有...

  • 近日随思15关于框架思维与正反思的交流

    09 关于框架思维的实用与写作目的 网友D: 斗斗兄,我们聊聊框架思维吧~其实很多细节都在用斗斗兄的框架思维,比如...

  • 与系统的关系(理论版)

    与系统的关系(理论版) A、理论 一、人的生命由与自已的关系(高度),与父母的关系(深度) 与他人的关系(宽度) ...

  • 近日随思06关于朋友

    Q: 不跟比自己差的人交朋友。只能跟比自己好的人交朋友。比自己好的人自然比自己更懂得夫子教诲,人家也不跟比自己差的...

  • 【“爸爸讲”给年轻爸爸的教育建议0002】

    相信和依靠常识。 常识是人类与大自然与社会千万年相互作用形成的“共识”。 常识的关键在“常”。 而各种理论、学派、...

  • 言与行,学与思

    今日,对言与行之间,与学与思之间的辩证关系进行思考,感觉逻辑关系相似。 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就是要说到做到...

网友评论

  • 玩哲录:想象力这东西很重要,一旦消失了,就基本上永远消失了,人很难反刍回去再找回最真实的自己和能力。我也发现小孩子的想象力太发达了,我儿子说,为什么有白云老跟着他,他害怕,说是不是白云不喜欢他?
  • 玩哲录:时间长了,当然,只喜欢真接要答案了,而如果没有标准答案心里不踏实。我本人大日常生活,很多情况也是如此,这限制了答案之外的可能性。当然了,为了对付考试,死记硬背是必要的,但长远来说,拒绝对问题的思考,尤其是对复杂问题的思考,对人的发展来说,是思考能力的一种残缺,更是一种损害与偷懒行为。

本文标题:近日随思17关于死记硬背的伤害与常识与理论之间的关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ytew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