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日读了本书的chapter 1
林语堂先是从政治方面简要介绍了苏东坡的沉浮。看了文章,有一部分大量出现了王安石的名字。我去查了一下,知道了苏东坡和王安石竟然政见不合.以前知道王安石仕途一直顺利,可想见苏东坡的政治道路不那么好走了…
苏东坡也真的是经历了“大起大落”,落的时候名字被刻在碑上子子孙孙不能当官,发配最远到海南(他自己写了我看到儿子写的东西越来越好,放羊的时候就很开心,唉~);起的时候又被当权者推到天上,给他“literary patriotic duke”的称号。当然是身后事了。(还有点迷信的推动?)我觉得这个称号总结的非常好,当然了,第一章的主题是这个,可能作者也就是围绕这个称号去展开的。
但是无论仕途顺畅如否,他的作品一直受到市场的认可。第一章的后半部分就交代了苏东坡的作品有多好。老少皆宜,亘古流传,等等。印象最深的fresh、natural这类的词。用fresh时是说他的作品,过了这么多年看,还是让人感觉好像就是身边同时代的人写的,不过时。(其实时代在变,技术更新特别快,但是人 尤其是人的感情,进化是很慢的,可以说,苏东坡就是掌握到了人们的各种感情的精髓,又能够准确的表达出来,因此作品长久不衰)用natural是说尽管中国古诗讲究格律、对账,各种条条框框,但苏东坡写出来的就很随意自然(这就更体现了他强大的文学功底了)
我觉得比较有意思的是,原来那个时候,人们就有收藏这种爱好。苏东坡的诗可以卖钱,市场好时候还能卖很高的价钱。然后还有人会收集他的周边,诗稿啊游记啊啥的。以前听高晓松的晓说,说古玩收藏是新中国成立多少年以后才流行起来的事。看来不是的,我们早就有,只不过动荡年代把它废弃了一阵。
三个词:
1.contemporary 同时代人
Contemporary usually have the same social burden.
2.tablet 碑
In aicient society,when a people died,his life would be recorded in a tablet
3.confer 授予
the emperor confered su tungpo "literary patriotic duke"after he die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