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意还是无意?院线将两部我认为是女性题材的电影放在了同一天公映。一部是印度的《一个母亲的复仇》,一部是墨西哥的《罗马》。尽管《罗马》挟奥斯卡最佳影片提名和导演在各大电影节屡获金奖这两大“利好”,它在此地的票房估计会不及《一个母亲的复仇》,后者像是更符合我们对一部电影的期待:主题鲜明、情节紧凑、叙事流畅、结局大快人心。
而《罗马》呢?导演像是一个没耐心给自己刚出生的孩子起名字的潦草爸爸。他的“漫不经心”,混淆了多少不了解墨西哥的中国影迷的视听,以为这一次阿方索·卡隆再度将摄影机镜头从墨西哥调转到了欧洲。以这样的期待等待电影开映后,第一个镜头就让我们云里雾里:一桶水被泼在溜光水滑的地面上,接着又是一桶水,又是一桶水……那时我们还不知道冲洗地板的女人就是电影的女主角克里奥,只觉得得有好几分钟的冲洗地面的长镜头,让人心生疑惑:这就是《罗马假日》展示给我们的罗马?
当然不是。这一次导演还是将镜头对准了自己的祖国,片名叫“罗马”是因为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有一个区域叫罗马。还有一种说法,是反着读拼成“罗马”一词的四个字母,在拉丁文里当“爱”来讲。
假如导演拍摄《罗马》的本意如我们所猜测的,那么,《罗马》讲述的是一个什么样的爱的故事?这要等到2个小时15分以后电影结束时。对,这是一部长达2小时15分钟的闷片,哪里像《一个母亲的复仇》?电影开始后没多久,中产阶级家的千金阿丽娜已经被暴徒抛弃在了臭水沟里……
害人者想尽办法左右法庭,几个回合以后徇私枉法的法庭判决指认害人者的证据不足,他们被当庭释放。阿丽娜和父亲虽觉万劫不复却也无计可施,只有一直不被阿丽娜认可的继母戴维基咽不下这口气,她联手私家侦探开始了剑走偏锋的复仇……当印度风格浓郁的片尾曲响彻放映厅时,我得说《一个母亲的复仇》是一事一议类型的电影,哪里像阿方索·卡隆的《罗马》,只要我们有足够的耐心看着克里奥洗完地面,迎接我们的,将是一部让人一言难尽的好电影。
1971年,是电影《罗马》的时间点。从1968年到1971年,墨西哥发生了“特拉特洛尔科事件”。我想,大概会有墨西哥电影以宏观叙事的方式再现“特拉特洛尔科事件”的吧?但是,阿方索·卡隆只愿意讨论永远具备新鲜度的话题,亦即大事件发生时被裹挟其中的沉默的大多数,是不是很无辜。
克里奥参与了“特拉特洛尔科事件”吗?不,这个索菲亚家的女佣,因为家境贫寒才跑到城里来挣钱养家糊口,她更关心的是自己未来的日子。
那么,就是克里奥的女主人索菲亚参与了政治事件?不!阿方索·卡隆让拥有大房子、拥有大到开进家门有些勉强的汽车、拥有能大把挣钱的丈夫和4个生活优越的孩子的索菲亚,在骚动过后也与女佣克里奥一样,成为离乱的受害者。
守护家园的女性是离乱的最终受害者,表现这样的主题,《罗马》完全可以像《一个母亲的复仇》那样,把克里奥和索菲亚放进“特拉特洛尔科事件”中去,经受最激烈的冲撞,那样的《罗马》,一定会更惊心动魄。但是,阿方索·卡隆不屑于让电影趋近娱乐远离艺术,于是,我们就看到的《罗马》是这样的:一桶又一桶水泼在地上清洗地面的“开场白”以后,克里奥洗衣、做饭、陪伴孩子;索菲亚陪伴意外怀孕的克里奥去医院、索菲亚与离家不归的丈夫谈判、索菲亚无奈地应对失去多金丈夫后的家庭事务……像是在实录索菲亚家庭和已经成为索菲亚家庭成员的克里奥的衣食住行,所以,电影一度让我产生了一个错觉:这是一部表现克里奥和索菲亚两个阶层不同的女性在1970年代的墨西哥生活情态的电影。
对男性观众来说,《罗马》最刺激的片段大概是舞刀弄枪的片段;可是对女性观众而言,《罗马》最揪心的一场戏,是克里奥与男友看电影时告诉对方自己怀孕后,黑暗中克里奥什么都没看到,银幕外的我们却看得一清二楚,那个男人一个愣怔后盘算起来。男人盘算的结果是,以去洗手间为由绝尘而去。慌了手脚的克里奥回到雇主家中又遭遇女主人索菲亚的生活也发生了重大变故,那个不怎么回家的丈夫,彻底不回家了——从此以后,两个先后失去男人的女人将携手共度时艰?如是,还说什么错觉!
费尔明,是致克里奥怀孕又弃她而去的那个男人的名字。费尽周折,克里奥在民兵训练营里找到了始乱终弃的费尔明,克里奥的想法是有过如此遭遇的女性共有的吧?让费尔明看在肚子里孩子的份上回心转意,从此过上也许艰难但稳定的生活。但是,费尔明以革命的名义彻底拒绝了克里奥。不是变心不是厌倦,而是为了革命,还是什么比为了革命暂且搁置爱情更能让一个男人形象高大起来的?可是阿方索·卡隆就是要撕掉费尔明的这一层伪饰,他让克里奥腹中的胎儿在男人缺席的生活状态下死亡——死去的仅仅是一个婴儿吗?阿方索·卡隆所指,应该是希望的泯灭。1968年到1971年的墨西哥,以白人为代表的精英阶级与以土著为代表的农民阶级发生冲突,精英阶级通过政府和军队获取了土地、农庄等产业,可以自由的驱车旅行、打猎;而土著则被强征土地,沦为被雇佣者,在物质生活上不得不依赖于精英阶级,就像克里奥,必须到索菲亚家当女佣才能生活下去。该怎么缓解错综复杂的阶级与种族对立?1970年代至今,已经过去了近半个世纪,时间也没能给出答案。阿方索·卡隆用电影带领我们反思的是,革命中以及革命后女性的命运。走笔至此,也就领悟到阿方索·卡隆何以不采用《一个母亲的复仇》那样强烈的戏剧冲突来展现克里奥和索菲亚的丧失。戏剧冲突,多半要用巧合来慢慢助推,试想,假如阿丽娜不那么抵触戴维基,继母戴维基会铤而走险制造出一个个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悬念吗?那种情节,虽然好看,却很容易让观众站在观望的立场上。阿方索·卡隆要让《罗马》的观众感同身受,他让克里奥和索菲亚的日常生活因为革命而发生了令她们痛心疾首的突变。日常生活的变故,我们看在眼里真的做不到隔岸观火。《罗马》犹如芒刺,扎疼了我们,从肌肤到内心深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