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需要三识#
人们常说,人生需要三识:知识、见识、胆识。知识是基础:学习和积累;见识是思维:眼界和视角;胆识是行动:实践和创造。知识是见识的基础,见识是胆识的保障。有胆识,才敢行动,知识和见识才能转为财富。这是常人逻辑,也是成功学大师为经典的思维方式。事实果然如此吗?至少对于创业者,不是这样的逻辑。
除去垄断行业,任何企业都是因机会或项目而生,而对机会的识别和把握,并付诸行动,靠的是胆识。如果去采访那些成功的创业者,问他们:创业之初有多大胜算,50%,70%,90%?回答一定让你失望,他们的胜算不会超过50%。常言道,机会稍纵即逝,30%的把握叫机会,50%的把握还是机会,超过一半的胜算,就不是机会了。因为很多人都看到了!
企业发展分为创业期、转型期和成长期。创业期靠的是胆识、转型期靠的是见识,成长期靠的是知识。我们强调胆识的重要,但千万不可忽视见识和知识的作用。意识到见识和知识的重要,才能从一位成功的创业者成长为有远见卓识的企业家。
见识,对于成功创业者来说,可谓未雨绸缪。有位汽车4s店的供应商,听说特斯拉上市了,于是买了一部亲自体验,他对朋友讲,目前,这款车虽然有问题,但它就是未来!这位老板,已经为他的企业转型做好了准备,有一天,狼真的来了,他早就准备好了捕狼的工具。
如何增长见识?古人靠的是云游,今天,这种做法依然有效,虽然网络、科技日渐发达,但在任何时候,它们都无法替代人的直观感受和亲自体验。同行交流、跨界学习,是更加有效的增长见识的方式。同行交流虽有局限,但跨界学习还是相对开放的。
越来越多的创业者意识到,胆识、见识固然重要,但知识对于企业的高速成长,更加不可或缺。这正是国内各大高校的EMBA班、总裁班、经理人班越来越受欢迎的主要原因。但需要提醒创业者、企业家的是,只顾自己进步是不够的,团队共同成长,才能把企业做好。
最后,无论是创业者,还是企业家,都应注意:转型期提防冒进陷阱,慎重选择;成长期提防保守陷阱,果断决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