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有好多老师肯定和我一样,有这样的定性思维,总想着把孩子的缺点彻底消除掉,这样,才觉得自己的教育有成效。事实上,转变缺点比消除缺点更有效。
前几天,班里转来一个男生,张主任说,这孩子是来借读的,家长觉得自己的孩子休学了,长期呆在家里也不行,期末考试,这孩子给班里不算人数。但,我认为即使这孩子是来借读的,作为老师要对班级每一个孩子一视同仁,不能认为是借读的,就可以放任自流。
这孩子叫琪琪(化名),个儿挺高,一双不大的眼睛,时时刻刻流露出聪智。他进入班级不到十分钟,就已经和周围的孩子比较熟悉,几个孩子围着他,说这说那,由此可见,琪琪交际能力强。琪琪上第一节课不到二十分钟,班里几个同学举手说,琪琪和周围同学玩着呢。我想:这孩子到这个班级一节课没结束,纪律如此糟糕,看来这是一个问题学生。当时,我把琪琪习惯性地叫到前面,让他站在一旁。他在我眼皮底下,嬉皮笑脸,惹得下面同学偷笑。下课了,琪琪要上厕所,一会,几个同学跑来对我说:“老师,琪琪把某某推翻,把胳臂摔了。”顿时,我火冒三丈,准备把他拉去交给张主任,这个借读生实在不敢要。我们去的途中,琪琪一再恳求我,“老师,下次我不在这样了。我要听老师的话。”饶人之处且饶人,再给他一次机会吧。我们又转身回到了教室。
过后,我在想:教育琪琪这样的孩子,是不是就一把推开,推得远远?魏智远说过这么一句话,“最好的教育就是把孩子的缺点转化为优点,而不是把缺点消除掉。”就此,第二节课上,我特别注意琪琪,看看他有那些胜过其他孩子的优点呢?
琪琪最大的优点就是课堂上抢着举手回答问题,表达虽说结结巴巴,但是很有条理。其次琪琪积极反映班级抄袭作业的孩子。我想能不能把琪琪的这个优点最大化一点,用优点掩盖缺点,淡化缺点。一节课,我故意提问琪琪五次,每次发言后,我让同学们鼓掌,并在他脸上贴奖励贴,琪琪一时间心花怒放,喜气洋洋。五次提问后,我发现琪琪不在像开始那样东张西望,不在手里玩东西,他反倒坐得端端正正,仔细听我再提什么问题。后来这几天,这孩子交作业特别麻利,作业交了之后,就问“老师,在做什么?”主动性很强。
从琪琪的身上,我看到了自己教育的又一个希望,缺点是需要转化的,而不是消除的。如果消除缺点,下次同样的缺点还会出现,这样缺点就会永远存在。如果把缺点变成一种优点,用优点代替缺点,缺点自行消除。这是一个教育理念的问题,所有的缺点不都是应该全盘否定,有些缺点的背后隐藏着更有价值的优点,关键在于老师能不能发现,会不会发掘出来。
如今,教育不是把问题推得远远,而是要理性面对问题,睿智转化问题,让问题成为工作的动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