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的一代,很少通過紙媒獲取信息,他們了解這個世界的主要工具是“手機”,基本途徑是“短視頻”“微閱讀”“電子書”,有條件的選擇外出旅遊,實地查看。而我,作為“90”后,也跳不出這個怪圈,手機是必備品,沒有它,安全感瞬間全無。主要原因,手機掌握了我的財政大權。
自我認為,我還是比較另類的“90”後,我不會太多依賴手機,除了接打電話、購物消費之外,其他的需求並不是很強烈。雖然,偶爾也會瘋狂的追究到深夜,在娛樂節目中大喜大悲,但我感到欣慰的是,我還能常態化的通過讀書看報,和這個世界對話,和前輩們交流。我是一個堅持每日看《人民日報》的“90”后,有時候做不到所有內容通篇看完,但用手翻一翻、看看文章題目、了解了解各行各業的精英們每日工作、生活狀況,也是很滿足的一件事。他們都是“標桿”,都是我在成長、工作、生活中的榜樣力量,從時事政治、改革發展、基層文化、國際交流、前沿時尚、文學藝術等等方面,感染著我。有人說,這就是“文科生”的矯情,看兩篇文章就能天真的以為這個世界很美好,好人遍地,好運連連,理工科就不一樣,數據、數字說話,一就是一,二就是二,哪來那麼多“拖泥帶水”的感慨和遐想。如果,真的是這樣,那,謝天謝地,我是個“文科生”,還有那麼一點浪漫的情節,還能保持對生活如初戀般的好奇,還有一個詩和遠方的夢。這些“小作”,很多時候,不是“屏幕”能給的,而是靜下心好好閱讀一本書,好好看完一篇文章才能有的體會。沒有直接的畫面呈現,或許,會激活你的想象力和好奇心,在沉下心翻閱的過程中,會給自己一個安靜的深入思考的空間。
科技产品是辅助人们生活的手段,如何扬长避短,才是人们更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有评论指出,现代人手机不离手,成年人每天“钻”进手机不能自拔,还如何要求孩子远离屏幕?显然,正确管理“屏幕时间”,日益成为每个现代人的必修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