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时分,伴随着淅淅沥沥的“利奇马”,把骏景小学的《我们这样做生本教育-数学篇》看完了,结合之前的经验,自己又多了一些思考!
学习单的核心应该是学习目标,即必须得让学生明确的清楚这节课我要学什么。首先老师要清楚,知识目标,技能目标,情感目标,甚至是第四维智慧目标分别是什么,只有自己心中有谱,重难点清晰,学生才不会跑偏。其次,学习单的流程千万不能定义为教参知识目标的罗列,即千万不能从老师的教出发,而更应该注重的是策略和方法的体验与总结!简言之,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我要学什么!
第二个问题,如何学?流程就是抓手,更是学生自学,互动,交流的原始材料,因此,任务的设计一定要基于学生角度,开放且易操作,能让学生有话说,有事干,毕竟只有思考并实践了,才能更有发言权。真正的认知是源自于内心的,只有我们自己亲身所干所想所经历了,才会产生切身的经验。只干不思只能算是体验,干了并认真思考了才会转化为自己的经验!
就像鸡蛋一般,由外打破是食物,由内打破便是生命。用在知识上,只有让学生通过学习单上的一个个小任务,由自己的体验变成经验了,亲力亲为完成的知识再建构,才算是让学习真正的发生了。
学习单不在于编排的有多么完美,而更在于怎样使用。数学家陈省身说过,数学是自己思考的产物。首先要能够思考起来,用自己的见解和别人的见解交换,会有很好的效果。但是,思考数学问题需要很长时间,我不知道中小学数学课堂是否能够提供很多的思考时间。因此,我们设计学习单的目的是让孩子们能产生大量的思考,让他们带着收获或者疑惑走入课堂。学习单不需要面面俱到,给孩子留白的空间越多,孩子们的思维空间才会越广。
千万不能因为我们自作聪明的所谓的经验和条条框框,而限制了孩子们的天马行空。
如何让学习真正的发生,最真实的,才是最有效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