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把能否不借助外力“站”在平地上?这貌似是生活中的一个突发奇想,却在某个晚上被众多网友试验。各种试验照片刷屏似的出现在微信朋友圈等社交平台上,有的还言之凿凿,说NASA发现:之所以扫把能自己站立,是因为当天特殊的重力原因。几小时后,辟谣的声音终结了这个话题:这根本不是什么新的科学发现,此时扫把能自己站立,明天依然可以。据微信指数显示:当天“扫把”、“NASA”和“重力”三个词出现的频率是平时的十几倍甚至一百多倍。“扫把自立”只是一种现象,那么,为什么有些观念会突然流行呢?马尔科姆·格拉德维尔在《引爆点:如何引发流行》一书中给出了答案。
引爆点格拉德维尔认为引发流行取决于三个原则,即关键人物、附着力和环境。关键人物指什么?他们会发挥什么作用?美国独立战争时,两个年轻人肩负着重要使命,要把英军入侵的消息传达给当地人。二人一夜不眠,分头行动,马不停蹄地把消息传到一个个乡镇。第二天,在其中一个人走过的路线上,当地人几乎都走出家门,拿起武器,做好准备抵抗入侵。而在另一个人走过的路线上,站出来抵抗的只有寥寥几人。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很多,但有一条原因不可忽视。前一个人传达消息时,找到了乡镇的负责人,而后一个人只是随机去通知。乡镇负责人认识更多的当地人,说话也更有权威,自然能组织更多人迎战。这些乡镇负责人就是个别关键人物。他们在不同场合有着不同身份,如行业内的专家、组织内的联系人以及商界的金牌销售。“扫把自立”案中,所传的“NASA”是不是这个关键人物呢?
明星代言广告也有失败的例子,是不是说关键人物法则失灵了?这就要提到第二条法则:附着力因素。可口可乐公司花巨资赞助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尽管公司大张旗鼓搞促销活动,市场调查显示,只有12%的电视观众能想起是可口可乐赞助了奥运会,却有5%的电视观众认为,可口可乐的竞争对手,百事可乐才是赞助商。我们身边充斥着各种信息,它们吸食着我们的注意力,但它们自身也在相互干扰,结果是我们很难对其中任何一则信息产生持续的注意力。格拉德维尔认为,要想吸引关注,需要达到一定程度的重复;如果是新生概念,则要附着在老概念上。比如,一家羊毛衫企业的广告是像复读机一样重复若干遍:恒源祥,羊羊羊。一家饮料企业的广告是:怕上火喝王老吉。前者不断重复着自己的企业特征。后者把饮料和人们生活中的痛点结合起来。“扫把自立”案中,拿家家几乎都有的扫把为试验品,是不是体现了附着力因素呢?
心理学家津巴多有一个著名的理论叫路西法效应。他设计了一个模拟监狱,充当“犯人”和“看守”角色的人,都是在社会上招募的志愿者。一段时间后,这些人发生了很大变化。“犯人”们哭闹、发怒、焦虑甚至抑郁,“看守”们责凶残、嗜虐。无论这些人之前声称自己有多么冷静、理性,后来都无法控制自己。津巴多的结论是,在具体环境下,人们的内在习性会屈服于身处的环境。类似的例子还有“破窗效应”、“孟母三迁”等。关于环境影响的讨论还没结束。路西法效是在一个封闭环境得出的结论,与我们日常的开放环境有很大区别。现实中,我们会走进更多的场景,接触更多的人。哪些环境会对我们产生更大影响呢?这里要提到一个“通道容量”的概念。比如,研究表明,对大多数人来说,能一次记住的数字串上限是七位数。与一个人保持社交关系的人数上限是150。作者认为,如果在一定规模内引发了小流行,很可能发起一场大流行。朋友圈等社交媒体不正是这个满足“通道容量”的环境吗?
“扫把自立”案随着辟谣的声音迅速冷却。但只要引爆流行的三个原则,关键人物、附着力和环境因素还成立,下一波类似的流行事件还会到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