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进入初中生活,也意味着进入青春期,这一时期的孩子最明显的特征就是有了自主意识,随之到来的副作用就是叛逆期。对有些事情的看法上是和家长呈相反的观点的。
上初中后学业增多,面临着高中分流的压力,除了正常的学校作业,还种各种补习班,学生压力山大,有些小孩子因学习压力患上抑郁症,有的甚至自残,自杀。这时候家长才后悔。没有患病的时候,都是往死里卷。但当事情直发生在自己头上了,又开始后悔,还是健康重要,此谓: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学习范围应该在一个什么区间,说不清楚。只知道补,补超出正常教学范围之外的。或者是提前上,造成一样的知识点学二遍。
家长应该怎么掌握在学习上的时间,也不知道。完全躺平不管的家长也有,但是非常少,大部分还是抓学习。松紧的临界点在哪?或者是以什么为标准?
随着年龄逐渐长大,有了更大的自主权,开始结交朋友。交的朋友很重要,有些孩子就是被所交的朋友带坏的。
有的孩子结交朋友后,觉得义气最重要,没有最基本的底线和原则,最后害了自己。交朋友最重要一条就是底线不能踫。这种大是大非上不能含糊,否则最后倒霉的是自己。
摒除了以上三个,再从三观上进行筛选,不过实际操作上有些难,尤其是对于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
家长就得随时掌握了解孩子的思想动态,有些事情要防范于未然。灭火苗总比灭大火容易。
相在互联网发达,青春期的孩子很容易从互联网获取各种各样的信息,自己又没分辩能力,反而觉得很酷,动不动讲离家出走,讲死。觉得离家出走很带劲,死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对父母毫无留恋,对坐死毫无敬畏,一时间都不知道孩子的真实想法,只觉得好可悲,做家长好失败,尤其脱口而出的死,感觉这个字在她心里就像吃饭喝水一样简单。其实死有很多种方法,没一样简单的。
青春期,更年期,几十岁的逆子干不过十几岁的逆子?
何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