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清疯

又去看电影了,《七十七天》。
很长一段时间,我养成了一种习惯,凡是心仪的电影,都会去影院观看,原因很简单:贪恋影院的音像效果。面前是整整一面墙的幕布,四周的墙壁上,至少有十六个音箱为你制造各种音效,震撼的视听效果,令人如临其境,于是我便成了影片中的任何一个角色,跟着他们上天入地的一番体验,感受他们的悲欢离合,也就是在这种时而观者,时而戏者中,若有所悟着。
《七十七天》的故事情节很简单,现实生活中遭遇迷茫的杨,为了梦想、自由、为了“想活一回真正的自己”,选择去羌塘无人区探险,在高位截瘫的好友蓝天的鼓励与帮助下,终于踏上了穿越之旅。你一定会问,他成功了么?先别着急,在告诉你结果之前,我先给你列出一组数字:海拔5248米,1400公里,80天,一辆单车,两个行囊,50公斤干粮,一个人,一个水瓶,几乎没有穿越成功的先例。到过藏区旅行的人,可能更明白这组数字意味着什么,反正我的第一反应就是两个字“作死”。我到过的最高海拔是青海的日月山,不到4000米,当时的感觉是头疼难耐,只能放慢行走的脚步,否则定会气喘吁吁,心跳加快,胸口发憋。所以当我看到这组数字的时候,真实的感受是恐怖,堪称九死一生,因此,也深深的被杨的勇气所折服。最终,杨战胜了自然,战胜的自我,成功走出了无人区。
更难得的,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蓝本是四川的探险作家杨柳松的真实经历,也就是说,并非导演的凭空杜撰,所以更显得珍贵。很多时候,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他无意中用自己的行动和成功,鞭策了许许多多有梦想追求的人,勇敢的去实践,而不仅仅停留在想的阶段,同时更会发人深省,毕竟生命是无比可贵的,挑战自我不仅需要勇气,更需要睿智的头脑,更需要战胜磨难的准备和决心,而不是鲁莽的送命。
这是首部大型实景三D影片,非常感谢导演为我展示美轮美奂的,大气磅礴的高原景色,那么恶劣的环境,很可能一辈子都去不成,但我却可以通过这么多人的辛苦劳动,坐在家中,就可以轻松的欣赏那些不可思议的,震撼心灵的美景:一望无际的盐湖,洁白到令人眩晕;蓝色的湖水像一颗镶嵌在大地上的蓝宝石;无垠的沙漠、令人神往的冈仁波齐……所有的这一切居然跟我同在一个星球上,怎能不让人陶醉,令人自豪呢?
但是那里不仅有美景,还有沙尘暴、有龙卷风、有汹涌的河流、有如影随形的饿狼、有一掌就能把人拍死的棕熊、有饥饿、找不到水源……每一样都可以要了命,所有的一切都要自己一个人去面对,因为在这片一望无际的荒原上,根本找不到一个同类可以帮助你,只要放弃无疑就是死亡,一切就这样赤裸裸的摆在那,巨大的恐惧和孤独!怎么办?答案只有,去面对!这正是我几年前悟出的道理。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孤独的,即便身边看起来再热闹,有很多东西也只能自己一个人去面对,这是我“摔了一跤后”才得出的惨痛教训,当然也是真理。多少年前,一场大病,将我扔进了icu,三层钢化玻璃的房间里,除了自己的呼吸,静的一点声音都没有,冷冰冰的,好像被抛到了另外一个世界,如果不是家属的定期探访,还真的以为自己早已驾鹤西游了。恐惧,绝望,不甘,所有的负面情绪一下子袭来,让人不知所措,方寸大乱,而最要命的是孤独,是抓不着摸不到的无依无靠。直到那时我才真正领悟这句话:不是我不想帮你,实在是因为我帮不上。后来在整个的治病期间,更加深了我对“独自面对”四个字的深刻理解。
有时想想,在生命的历程中,经历些磨难还真不是啥坏事,至少它让我明白,有时,你的权利,职称,房子,银行里的存款,甚至最亲最近的人都是派不上用场的。影片中有个镜头真是再生动不过了。几天没有找到水源的杨,已经饥渴到了生命的边缘,无力的他窝在帐篷里,从钱包里抽出一张百元大钞,喃喃祈求:“老天爷,下点雪吧,我给你一百元”,话音未落,影院里笑声一片,我也笑了,但我却笑出了满眼的泪花,即便给个金山银山又有何用?面对死亡,那些东西一钱不值。
吃喝不愁的时候,不妨多想想人生重要的事,千万别被那些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东西,迷乱了双眼。我们每个人都是生命荒原上孤独的旅者,行走的过程中,要学着去寻找真正的依靠,让自己强大起来,在浩瀚的宇宙中,在短暂的一生里,做想做的事,做想做的自己。
第69天的时候,杨失去了他所有的东西,只剩下亲手救下的小狼陪伴着他,终于,在第七十七天的时候,凭着惊人的毅力,杨走出了无人区。“回去过好每一天”!这几乎是他最后一句台词,我知道,这是他用生命找寻到的答案。活在当下,过好每一天!我要向他学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