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是指控制和管理整个计算机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资源,并合理地组织调度计算机工作和资源分配,以提供给用户和其他软件方便的接口和环境,它是计算机系统的最基本的系统软件。
即分为三个作用:
1. 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资源
2. 组织和调度计算机工作和资源分配
3. 提供给用户和其他软件方便的接口和环境
操作系统的四个基本特征
1. 并发:是指两个或多个事件在同一时间间隔内发生。这些事件宏观上是同时发生,但是微观上是交替发生。
并行:指两个或多个事件在同一时刻同时发生
举个小栗子:
我在吃饭的同时,你也在吃饭,这叫并行。
我吃一口饭,喝一口汤,那么对于我吃饭喝汤这两件事,是并发的。
2. 共享:是指系统中的资源可供内存中多个并发执行的进程共同使用
互斥共享方式:虽然可以同时提供给多个进程使用,但一个时间段内只允许一个进程访问该资源。
举个小栗子:比如微信语音和电话,虽然它们都可以使用听话筒,但是在语音的时候不能打电话,在打电话的时候不能语音
同时共享:允许一个时间段内由多个进程“同时”对他们进行访问
小栗子:比如打游戏的时候,可以听到游戏的声音,也可以播放音乐
并行和共享的关系:
如果系统失去了并发性,则系统中只有一个程序正在运行,则共享性失去存在的意义。
如果失去共享性,则qq和微信就不能同时访问硬盘资源,就无法实现同时发送文件,也就无法并发。
3. 虚拟:是指物理上的实体,并未若干逻辑上的对应物
空分复用技术:如虚拟存储技术
时分复用技术:如虚拟处理器
4. 异步:在多道程序环境中,允许多个程序并发执行,但由于资源优先,进程的执行不是一贯到底,而是走走停停,以不可预知的速度向前推进。
操作系统的运行机制和体系结构
运行机制
两种指令
特权指令:如内存清零指令(不允许程序使用)
非特权指令:如普通的运算指令
两种处理器状态
为了让CPU判断当前是否能执行特权指令,规定了处理器的两种状态:用户态(目态)和核心态(管态)
用户态(目态):CPU只能执行非特权指令
核心态(管态):特权指令、非特权指令都可执行
两种程序
内核程序:操作系统的内核程序是系统的管理者,既可以执行特权指令,也可以执行非特权指令,运行在核心态
应用程序:为了保证系统能安全运行,普通应用程序只能执行非特权指令,运行在用户态
操作系统内核
时钟管理(就是用于实现计时功能)
中断管理
原语(这种程序运行具有原子性)
中断
1. 本质:发生中断就意味者需要操作系统介入,开展管理工作
cpu收到计时部件发出的中断信号,切换为核心态对中断进行处理
2. 当中断发生时,当前运行的进程暂停运行,并由系统内核对中断进行处理
3. 对与不同的中断信号,会进行不同的运行
用户态和核心态之间的切换是怎么实现的?
用户态-->核心态:是通过中断实现的,并且中断是唯一途径
核心态-->用户态:是通过执行一个特权指令,将程序状态字的标志位置为“用户态”
内中断:
自愿中断---指令中断(系统调用时使用的访管指令)
硬件故障:缺页
软件中断:整数除0
外中断:
外设请求:I/o操作系统完成发出的中断信号
人工干预:如用户强行终止一个进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