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点啃读,一点点品悟,大师与大师的隔空对话,碰撞出的教育精华,绝对是教育人的精神大餐——
继续啃读《生活与教育——朱永新对话陶行知》第1章“捧着一颗心来,不带走半根草去”,透过文字触摸大先生的教育主张和教育情怀。
![](https://img.haomeiwen.com/i15540475/e5313aaa1ea2ac4d.jpg)
来读大先生的两首打油诗吧
一,
朝朝暮暮,快快乐乐。
一生一世,到处奔波。
为了苦孩,甘为骆驼。
与人有益,牛马也做。
这是陶行知先生所写的朗朗上口的教育诗。
从中我们可以读出一位教育家的情怀:拥有享受教育的幸福,有终身奉献教育的志向,有不怕吃苦的骆驼精神。
朱永新老师解释说骆驼精神包括两点,第一,心中有梦想,因为穿过沙漠就能奔向绿洲;第二,坚持不懈往前走,以孤勇者的魄力穿越沙漠,一如教师,带着孩子们穿越知识的海洋,抵达能力的彼岸。
大先生的教育理想是①为天地立心,②为生民立命,③为往事继绝学,④为万世立太平。因为对教育心存敬畏,所以心怀赤诚。
读这样的文字,总能让人热血沸腾又肃然起敬。再联想习总书记所说的“我将无我”,定当不负初心、不负时代。
大先生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走半根草去”,号召我们关注追求精神,具有奉献精神。
大先生说“教育好比是火”,其实这就是一种“化”,是唤醒和点燃。
朱永新老师解读的更接地气也更有可操性,先让自己成长起来,先改变自己,即“化”自己,然后才有余力和能力去“化”孩子和学生。
这其实与《遇见未知的自己》中张德芬老师所说的“先做好自己的事,然后才有能力去影响别人的事”相吻合。
二,
人生天地间,各自有禀赋。
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
多少白发翁,蹉跎悔歧路。
寄予少年人,莫将少年误。
又是一首朗朗上口的打油诗,仔细品读,韵味无穷,又颇有深意——人与人之间的能力和禀赋可能会不同,但只要有方向、有目标,就不至于虚度光阴、蹉跎岁月,最终遇见更好的自己。
心中有光,脚下有路!
智者告诉我们,“青年人是最重要的人,爱护青年人是最重要的事,为青年人说的公道话是最重要的话”,青年是国家和民族的中坚力量,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自己以气势磅礴的骈文为我们加油呐喊。
回到我们的“赛道”,这其实在暗示我们,为人师者就应该真正把孩子、把学生放在最重要的位置。
教育人当有远大目标,以济世情怀来做教育,以百年树人的情怀,用同情心和共情心来做教育。
大先生提出了十八条教育信条,最让人感触的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大先生不仅吸纳了杜威的教育理念,更是将中国传统精华《论语》中的观点发挥到极致。
越读越为大先生的人格魅力所折服,继续走进,继续吸纳!!
![](https://img.haomeiwen.com/i15540475/dc2a0c97df99a847.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