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朋友要来家里坐坐,我习惯提前打预防针:我家里很乱,做好心理准备哦!对方总是善解人意的回应:有孩子的家里都一样。
真的是这样吗?我总是心虚地默想:又让孩子背锅了!
孩子确实很能造,他在家,所有的整洁维持不了五分钟,折腾几次之后,我干脆放弃:等孩子消停了再说吧!然而,这一放,也就堵在了胸口,堵到自己受不了,才一并收拾。每当这个时候,总有个“小人”在心底嘀咕:为什么收拾的人总是我?永远都是我!郁闷的心情再次叠加。
这个“小人”并不是第一次出来捣乱,她陪伴了我整个学生时代,那时候母亲每天有干不完的农活,还要给我们洗衣做饭,家里的卫生都是随便收拾下,又去地里忙活了。等我会干家务了,全都交给了我,那时候并不懂得父母的辛苦,总是一边收拾,一边听“小人”嘀咕,如此形成了强大的潜意识,一直影响到如今。
整理不是一项“负担”,而是“美好未来”的铺垫。
看到这句话时,我有种瞬间被击中的感觉,眼前的一团糟和莫名的“负担”,不正是自己强加给自己的吗?我不是不善整理,只是不想面对!意识到这里,我开始整理凌乱的客厅,孩子也帮忙分类玩具,并用纸箱DIY了收纳盒,以整理凌乱的电脑桌。做完这些,心情瞬间美好。孩子也开心的去“黑板”旁“直播”课本上的内容(之前因为玩具堆放太多,走不到黑板前),我们一致认可了“整洁而美好的家”,并愿意继续维护。
原来美好生活如此简单。想起了一句应景的话:美好的生活不会凭空而来,你应该走向它们!共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