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健康类企业可以按疾病解决阶段分为,疾病预防型、医院治疗型,院外康复型。大健康产业近两年炙手可热,在政策和健康的趋势下,大佬们纷纷下手布局,阿里抢先入局健康产业,马云更直言:“中国下一个首富,一定在大健康领域”。2019就要到来,大健康产业链有什么新气象?

智慧医疗
大健康服务,以医院就诊疾病需求为中心,B2B做为大健康产业的发力点,再结合加上分级诊疗,辅助作为商业模式,也就必然是“B-B-C”模式。B2B链接两端,通过与龙头医院、龙头学科合作,将医疗需求和资源辐射给其他基层医院;顺应分级诊疗体系,打通分级诊疗业务流程,根据不同地区的需求,打通区域性三级甲等医院、二级医院、一级社区医疗服务中心的业务、数据、信息通道,将上下端医院连接起来,打破地域限制。
健康预防
患者无须长途跋涉,就可快捷享受大医院的同质化医疗服务。快速覆盖全国3000余家三级医院,搭建远程医疗网络以及服务形式。大健康产业的痛点,在于从医院就诊为中心,前置预防,延伸康复。
2017年4月马云把天猫健康馆从天猫剥离独立运营,创办阿里健康,声势浩大的卖保健品,凸显了进军健康产业的决心,同时也从民营医院切入。2017年8月万达布局医疗,成立大健康集团。2017年9月华润置地大规模布局医疗、养老和大健康产业。2017年9月GIO华兴控股集团联合多家机构签署康养产业发展协议。2017年10月泰禾集团宣布5年投资500亿做健康医疗的战略思路。
雷军也打造了身体健康监测的小米手环、小米体重计,探索大健康数据;腾讯整合执业医生资源,上线健康咨询业务;百度也开发了百度健康……各行各业大佬纷纷通过自建或投资并购、跨界合作等形式杀入大健康这片战场。
医要企业对大健康的预防
医药企业中,处方药类企业,最先走向大健康领域的龙头非云南白药,片仔癀,东阿阿胶莫属。云南白药,外用止血药,延伸概念成为白药牙膏,而且在功能牙膏领域,一家独大的占据了高端位置。片仔癀,作为保密配方的外用药膏,延伸概念,出了几十种化妆品特妆,以量取胜,占据国产化妆品领域的中高端。东阿阿胶,虽然有“水煮驴皮”事件的发酵,也还不能磨灭东阿阿胶在处方药转型中的旗帜作用。
任何一个产业针对的都是人群,无论是产品、销售方式、模式,始终面对的都是人群,核心还是瞄准14亿庞大的人群所蕴含的潜在消费力、购买力。
世界的疾病发生率
2018年,中国老龄化人口将达到2.5亿,中国面临未富先老的局面,老人对健康需求的关注越来越高,这也是健康产业会飞速发展的一个原因。另外,过去的家庭子女多,兄弟姐妹轮流照看老人,现在多为独生子女,老人更需依赖健康医疗机构。
心血管病、各种肿瘤、高血压、高血糖等慢性病患人数2012年就达到了2.6亿,目前,中国人因慢性病而死亡占到了整个疾病死亡率的85%,因慢性病而引起的疾病负担占到中国整个疾病负担的70%,但是这些慢性病是可防、可控的。日常生活中的不注意、生活方式的不健康导致慢性病发生,病情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造成慢性疑难不治症。
2020年中国健康服务产业总规模要达到8万亿,更有数据推测是16万亿。健康服务业数据里,只有保健食品、医疗器械有单独的产值统计数据,大部分数据难以统计。不是蓝帽子品类的保健食品和营养食品,推算的数据还不精准。即使是可以统计的健康服务产业,业绩突破百亿的健康龙头企业,屈指可数,寥寥几家。
健康值,是一个新概念,获取个人基本的健康信息,运用这些信息以维护和提升自己健康水平。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生态产品,包括生态食品、生态旅游产品、生态养老产品等,生态将成为未来发展的重要标签。
国家控费调控将在医疗器械领域全面扩大。第一轮国家谈判纳入了四大类高值耗材产品,力图挤掉高值耗材水分。高值耗材非正常的高毛利时代不再,而这只是个开始。2019年的高值耗材品种将会继续增加,甚至扩展到其他医械领域。被影响的企业也将从心血管、骨科行业扩大到其他行业医械企业。医用耗材“零加成”也将变成现实。今年11月10日,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关于全面深化价格机制改革的意见》提出要“巩固取消药品加成成果,进一步取消医用耗材加成”。预计这一政策将在2018年得以推进。强化集采、价格换市场,降价必成趋势。医械产品国家价格调控将在未来全面扩大。希望降价能最终体现在患者的实惠中。
2017是AI应用爆发的一年,尤其在医疗领域。亚马逊,苹果,谷歌和IBM等非传统医疗企业都在医疗保健生态系统中显示了AI的应用意义。未来这些高资本玩家将继续重塑整个医疗保健领域,革新并简化患者体验和患者授权。目前国内医疗人工智能相关企业多达140家,从融资 看,大部分都发生在种子轮、天使轮以及A轮这样的早期风险投资阶段,行业内的公司大多还处在初创阶段,尚未出现明显的独角兽或者垄断。创业公司也大多选择了变现能力强、容易进入的辅助诊断、健康管理和药物研发等应用层领域。资本越发有经验,会更谨慎的选择投资有领先优势的企业。
2017年全球并购活动已经连续四年超过3万亿美元,美国仍是并购浪潮中最活跃的地区,已达成1.4万亿美元的交易,尽管比一年前下降了16%。美国交易数量超过了12400宗,创下历史新高。亚太地区全球并购活动也达到9116亿美元,相比2016年已经增长了11%。中国企业在海外并购达成了1405亿美元的跨境交易,2017年是中国海外并购的第二大年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