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旁观者》之二】波拉尼一家

【《旁观者》之二】波拉尼一家

作者: 翁华安 | 来源:发表于2017-10-15 19:48 被阅读38次

波拉尼是匈牙利一个以政治活动而闻名的犹太家族。老波拉尼因铁路发家,富甲一方,但晚年又重新坠入一文不名的境地。他虽经历人生的大起大落,但对五个子女的教育却非常成功。子女们每个人都成了那个时代的佼佼者。有人成了富商、有人做了工程师,也有社会活动家、经济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按照世俗的眼光这是一个极其成功的家族,但是德鲁克作为旁观者,所看到的主要是这家人在理想与现实中的挫折。波拉尼家族是欧洲的一个缩影,从中看到自法国大革命以来的200年间,欧洲寻求一个完美社会组织的努力与挫败。

尽管波拉尼家族每个人都从事着不同的事业,并在各自领域取得成功。但是他们都致力于超越19世纪,寻找自由的新社会:“一个既非中产阶级,也非属于自由派的,欣欣向荣而不为经济所操控的,共有共享且不是马xx集体主义的社会”。他们朝着不同的目标前进,追寻着共同的理想。他们有人最终投向了纳粹,也有人发现了马xx主义,有人试图从哲学领域寻找答案,有人则追溯经济史的方向去探寻。

波拉尼一家人对德鲁克的社会思想带来了巨大影响,这些影响在《工业人的未来》中体现得尤为明显。正是波拉尼家族在寻找完美社会的努力最后都宣告失败,德鲁克从中发现,社会组织并没有唯一完美的形式。

卡尔·波拉尼是二十世界最伟大经济史学家,也是这个家族里与德鲁克关系最密切的一位,在他的影响下,德鲁克认识到企业或任何组织,就是一个经济有机体。这是德鲁克开始对组织管理感兴趣的起点,《工业人的未来》正式在卡尔的鼓励下写成。

《大转型》是卡尔·波拉尼的传世之作。在这本书里提出经济整合的社会原则,也就是重新分配、互惠和市场交易。他认为经济与社会融合,市场并非唯一可能的经济体系,也未必是最先进的一种。还有另外一种选择,和经济、社群互相调和,并使经济成长和个人自由并行不悖。一个健全的社会必须利用市场来交易货品、分配资金,但决不可用市场来分配土地和劳动力。

卡尔还认为一个好的社会一定要把市场放在外边。在整合国外的,长距离的贸易方面,市场的确是一个正确的原则。但是社会内的社群和其间的人际关系必须提防市场的破坏力。他不但反对资本主义,也反对马xx主义。他还在探寻另一个选择,以及人类自由和经济发展如何取得和谐。

为了找到理想的社会形式,卡尔转向经济史的研究,研究了早期帝国的市场和贸易,以及达荷美的奴隶贸易等。但是卡尔·波拉尼希望从经济史中找到完美社会的努力并没有成功。卡尔希望寻找一个超越资本主义和xx主义的健全的社会。他真正想在经济史里面找到的是一把未来的钥匙,然而,他所发现的,却只是一个越来越神秘难解的过去。他发现从黑奴贸易和到雅典城邦的奴隶,都是为了建立一个基于互惠和重新分配而非市场的经济体制,并制定社群内的关系,把劳动力放在市场体制之外。最终,尽管卡尔·波拉尼在经济史学领域享有盛名,他却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波拉尼一家人既拥有天才与梦想,也遭受现实的挫折。从自由资本主义向后工业时代过渡的历史阶段,的确不只有资本主义和马xx主义可以选择,但也不存在一个唯一的正确的真理能够普适性的解决所有的问题。波拉尼家族没有找到,也不可能找到。德鲁克认为波拉尼这一家人,尽管天赋过人,却都是一些有趣的小角色。重要的是,他们的挫败象征着近200年来,自从法国大革命以来,西方人追寻的落空——亦即追寻一种完美的“公民宗教”或是追寻一个十全十美的,或是完善的社会,却不得其果。

德鲁克则认为应该以一个充裕、能让人忍受且自由的社会(也就是德鲁克所说的工业社会)取代发轫于大革命的资本主义社会。这也就是《工业人的未来》中的观点。不过卡尔·波拉尼不接受这一观点,他认为这是一种懦弱的妥协。但是德鲁克认为这也许是我们所能期待的最好的社会,通过付出市场分裂,分隔和疏离的代价来维系自由。

相关文章

  • 【《旁观者》之二】波拉尼一家

    《旁观者》中德鲁克讲述了一个叫波拉尼的家族的兴衰史,波拉尼是匈牙利一个以政治活动而闻名的犹太家族。 家族缘起,老波...

  • 【《旁观者》之二】波拉尼一家

    波拉尼是匈牙利一个以政治活动而闻名的犹太家族。老波拉尼因铁路发家,富甲一方,但晚年又重新坠入一文不名的境地。他虽经...

  • 🌾【讨饭瞎子巴底买因信能看见】

    【可10:51】耶稣说:“要我为你作什么?”瞎子说:“拉波尼,我要能看见(“拉波尼”就是“夫子”)。” 引言: 我...

  • 波拉尼悖论

    波拉尼悖论: 我们知道的远远大于我们知道自己知道的。 我们的很多的记忆和存储是深埋在头脑当中的,只有在某个特定场景...

  • Dorothy,拉波尼

    耶稣被钉十字架以后,放在坟墓里,耶稣的追随者马利亚去悼念,却找不到耶稣的尸身,看见一个人却认不出来是耶稣,这时: ...

  • 2666——神秘力量

    《2666》——罗贝托·波拉尼奥 。 “沙漠里恐怖的绿洲”。波拉尼奥究竟读过多少书?!(比较文学的宝库兼噩梦啊)巧...

  • “我要能看见”

    瞎子巴底买信靠上帝的恩典就得了赏赐 耶稣说:“要我为你作什么?”瞎子说:“拉波尼,我要能看见(“拉波尼”就是“夫子...

  • 波拉尼奥 智利之夜

    《智利之夜》,你们看着它说。 你们说波拉尼奥的文字内涵音乐性,我没有读到;你们说波拉尼奥的文字是全景式小说,我没有...

  • 死亡与父爱

    《2666》的扉页上写着一行字:「留给亚历山德拉·波拉尼奥和劳塔罗·波拉尼奥」。这两个人不是达官贵族,也并非文学大...

  • 梦想啊,那是唯一值得我们为之奋斗的东西吗?

    我们如此热爱智利作家罗贝托·波拉尼奥。是的,我们也会爱马尔克斯,爱科塔萨尔,但是,波拉尼奥无可取代。因为他是和你我...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旁观者》之二】波拉尼一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qgcu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