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传习录》三九:碎掉的心后来怎样了

《传习录》三九:碎掉的心后来怎样了

作者: 花石冈 | 来源:发表于2023-08-09 19:40 被阅读0次

    《传习录》三九:碎掉的心后来怎样了

    澄问:“仁、义、礼、智之名,因已发而有?”

    曰:“然。”

    他日,澄曰:“恻隐、羞恶、辞让、是非,是性之表德邪?”

    曰:“仁、义、礼、智也是表德。性一而已,自其形体也谓之天,主宰也谓之帝,流行也谓之命,赋于人也谓之性,主于身也谓之心。心之发也,遇父便谓之孝,遇君便谓之忠,自此以往,名至于无穷,只一性而已。犹人一而已,对父谓之子,对子谓之父,自此以往,至于无穷,只一人而已。人只要在性上用功,看得一性字分明,即万理灿然。”

    《传习录》最大的贡献在于通过言行语录,再现、还原了王阳明及其弟子自“文义”穿求学问中挣扎摆脱,最终步入“心即理”——以心学落实“学为圣贤”的学问之道。

    陆澄问得好,每问必有出处,每问必为学者困顿处,对后来学者有很好的帮助。

    “仁、义、礼、智之名,因已发而有?”——这个问题有两个出处,一是《孟子·公孙丑上》的“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仁、义、礼、智这些重要的人性考量维度,无不发端于人不学而能、不虑而得的本心,是人性使然。二是《中庸》讲的“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陆澄向老师王阳明求证的是仁、义、礼、智是不是“皆中节”之发?恻隐、羞恶、辞让、是非是否都是人“性”合理发挥的表现。

    子贡曾经说,老师孔子的文章可以目睹耳闻,有所领悟,但老师在关于“性与天道”方面,却是很少提及的。换言之,孔子不但不语“怪力乱神”,而且也鲜有提及“性与天道”的时候。

    孟子作为孔子的衣钵传承人,却在这个话题上毫不避讳——他讲“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寿不二,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一口气将心、性、天、命四个孔子鲜有提及的敏感话题贯通起来“一网打尽了”。

    此后,《中庸》开篇讲“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算是在孟子相关思想的基础上,正面回应了“性与天道”的问题。

    如此,才有了王阳明讲的“性一”——“自其形体也,谓之天;主宰也,谓之帝;流行也,谓之命;赋予人也,谓之性;主于身也,谓之心。”把天、帝、命、性、心进一步贯通起来,把“性”作为人之所以立的根本,把心作为万物所以发的源头,推导出“‘性’字分明,万理灿然”的结论来。换言之,世间一切问题的解决,无须他求,只在明心见性上下功夫即可,“学为圣贤”的学问之道,不过“存天理,去人欲”而已。

    当某人因为某件事的不如意,夸张地讲“我的心都碎了”时,只不过是他原本该“发而皆中节”的“喜怒哀乐”,未能“中节”而已。

    时间是最好的治愈药,一段时间过后,那颗“碎掉的心”因为各方面都转回正常轨道,也就自然而然地疗愈了。真正“碎掉”过几次心的人,慢慢就变得不怎么容易动心了。对于这一类人而言,“天理”不知道存不存得满,“人欲”一定是去了些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传习录》三九:碎掉的心后来怎样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qhap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