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以想象,现代人每天接受的信息,可能是古希腊人数十年、甚至一辈子接触到的信息。”
信息化时代,每日新的信息都以指数级计。
不接受新的信息,就落后于人了。
于是我们产生了一种“信息焦虑”的东西。
不停地报班,朋友圈什么课程都参加;
虎嗅每日必读,知乎果壳关注无数;
对马云的创业史了如指掌;
对乔布斯的点点滴滴如数家珍;
听演讲、看公号、刷微博……
东一榔头,西一棒槌
你这么焦虑,究竟学到了什么?
你报名的课程,
每日点开率和打卡率真高吗?
谈及看过的问题,
你能侃侃而谈,说出所以然吗?
在碎片化阅读时代
最有竞争力的人,能构建知识体系并内化
这下你知道为什么别人能喜提北大offer
而你还在为能不能保研焦虑了吧!
抵抗碎片化阅读的茫然和焦虑?
系统扩展自己的知识边界?
看专业帮同学梳理知识的后保君怎么说~
概念误区
讨论碎片化阅读的解决之道,需要明确三个概念。混淆这三个概念往往会导致低下的学习效率,也不利于构建知识框架。
01信息&知识
信息的范围很广泛,有真有假,时效性强:大爷大妈唠嗑儿,抖音网红直播都算。但以具体领域为导向的学习需要过滤掉无关信息。
知识的范围就要狭窄的多,仅指那些被验证过的、正确的、被人们相信的概念、规律、方法论。知识也并非一成不变的,会随实践的变化而迭代。
以经济学专业的学习为例。作为信息,双十一的电商销售数据对构建经济学思维没有太大的帮助,到你却可以通过阅读曼昆的《经济学原理》构建起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的基本框架,帮助你思考双十一背后的电商发展现状、国民消费水平等议题。
所以说你要学的不是信息,而是知识!
02
经验&规律
在座的小伙伴们,一定都看过学姐学长的保研经验帖。他们分享的保研经历,虽具有参考性,但都具有强烈个人色彩,不一定适用所有保研的同学。
就像经济专业的B学长是依靠出色的论文和科研经历保研的;物理专业的C学长,是和老师做实验发表了论文,最后保研了;翻译专业的A学姐保上研,凭扎实的翻译基础和很棒的翻译经历……对于保研新传的同学来说,这仿佛没有什么参考价值。
但分析他们的简历:论文是科研能力的标志之一,往往成为夏令营的敲门砖;英语六级分数600+,意味着你有阅读英文文献、了解国际学术动态的能力;拿下商赛奖杯表示你有协作精神、基础知识扎实……就连他们的简历,也详略得当、重点突出。向这些方向努力,所有保研er都能为自己的保研之路添砖加瓦。
而如何得出保研人需在这些方面有所准备的结论呢?首先是大量阅读范例,然后归纳他们保研成功的共性——高校导师到底更青睐哪种能力。
共性,也是我们在学习中尤为强调的规律。掌握了规律,就能举一反三。如同学高数,不用刷遍天下题,但懂解题之道,天下题都会~
03
优质&劣质
感到知识过量,其实还是因为知识量不够,让你不知道如何判别信息的优劣;不知道将新知识放在已有知识框架的何处。
面临这种情况。最好的方法是拜读该领域最经典的成果。看了好的,自然就知道什么是差的了。
就像自己做文献综述时,如果参考的都是不入流的论文,那么论文水平也不会高到哪儿去。
例如对新传的文科生来说,按照CSSCI期刊的级别搜索,首选《新闻大学》、《国际新闻界》等核心期刊;其次是重点大学(e.g.北大、天津大学、北师大……)的学校学报;还有重点省市的社会科学报。
在拜读优秀的论文时,不仅能学到专业术语,还能在选题思路、文献综述、论述逻辑等方面有所学习。
构建知识体系
01
知识备份
将接受的所有有用信息备份,不管是记录在笔记本上,还是电脑上、手机上。这些有用的信息可能包括瞬间崩发的灵感、某个英语词汇、或者某个经济学术语古诺模型。
定时复盘这些知识。人的记忆有一条遗忘曲线,如果不及时复习,这些知识就会从人的脑海中溜走。
02
知识归类&建立框架
将不同的知识分门别类,按照一定的逻辑整理好,不仅方便记忆,还能够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
以高中时的历史学习为例,文科生大概都有这样的体验:每个朝代的历史,都主要分为经济、政治、思想文化这几个板块。政治之下又可以分为军事、外交……经济之下可以分为经济制度、生产工具……按照这样的逻辑梳理下来,几本厚厚的历史书就被缩减成了清晰的框架,只需按不同的朝代填充具体知识。每个朝代的独特之处只需寻着主要的逻辑线,延伸记忆就行。
而这样的模式也能在解答历史问题时运用。剖析该题的侧重点,有选择地用该框架上的逻辑整理回答。历史学习就十分简单了~
03
建立知识链接点
建议在归档知识时,附上自己的阅读体验和独特思考~这些思考和体验能帮助你记忆,也是自己思维的闪光点。
遇到新的知识怎么办呢?寻找新知识和已有知识体系的连接点,将新知识揉进自己的知识框架中。
遇到不能揉合的知识呢?恭喜你,要解锁新的知识板块啦~不同的知识板块能够连接时,你也就能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知识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