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强化问题意识 提升课堂教学能力

强化问题意识 提升课堂教学能力

作者: cc44b90c9ade | 来源:发表于2019-04-21 22:57 被阅读0次

“问题”,我们常常遇到,但问题是什么,却一下子又说不清楚,那就从字源来探究吧。一、字源探究 “问”,问,形声字,从口门声,本义:人口在门中间,以示发问,有询问、质问的意思。后引申出审讯、审问之义,也就有了追究的意思。

《说文》"问,讯也"。引申出询问、追究、干预、慰问、赠送等义。 有问姓,读音作wēn。 另义:指对“疑”的一种集中与概括,即由疑而引发的一种求知、求解的愿望与要求。

  我在查找题目是《问》的歌曲时,竟然搜索到七八首,心里只是觉得,人们的问题确实是太多了!“问君能有几多愁,你知道你是谁?你知道年华如水? 你知道秋声,添得几分憔悴? 你知道今日的江山,有多少凄惶的泪? ”  这首《问》,是由易韦斋作词,肖友梅作曲,是中国近代作曲家最早借鉴西洋作曲手法写出的一首抒情歌曲。 此歌以舒缓的慢板、发散的音型、含蓄的律感唱出了对当时内忧外患、国家沉沦的忧虑感慨之情。学音乐的朋友大多都要了解这首歌的。

二、字源探究“题”,形声字,从页( xié),从是,是亦声。是意为”正对””对准”,引申为"正面"、 "基准面"。“页”( xié)指"人头"。 "是"与"页"联合起来表示“人头的正面"。 特指:1.写作或讲演内容的总名目         2.练习或考试时要求解答的问题  3.写上,签署 4.有题姓,读音作(tí) 

我在查找“问题”的含义时,竟然发现拉尔夫·瓦尔多·爱默生( 1803-1882)美国散文作家、思想家、诗人和演说家。被认为是美国19世纪最伟大的人物之一,他的人本主义思想和自立主张对美国人民和美国历史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他写了一部著作,名字就是《问题》。林肯称他是“美国精神的先知”,“美国的孔子”。这样的一位先哲,也会有不少问题。

三、把“问”与“题”喝起来吧。 “问题”在字典上的解释 1.要求回答或解答的题目2.需要解决的矛盾、疑难3.事故;麻烦4.关键;要点。 有为哲人说过“问题就是事物的矛盾,哪里有没解决的矛盾,哪里就有问题。”美国著名学者布鲁巴克说: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问题。

四、教学中缺乏问题意识,会出现哪些现象呢?在传统的教学,教师独霸课堂惟我独尊,在知识的传授方法上实施“满堂灌”,忽视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案例:用六根同样长的木棒最多能搭成几个三角形? A“你想一想是不是三棱锥?” B“我搭出来了,能搭4个三角形。”一个是,把富有思维容量的问题进行了提示,使问题的思维含量降低,把数学课上成了“手工制作”。 从这个案例分析上看:一个是,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同时,更注重了让学生“数学地”思考。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自主获取知识,让学生亲自体验探索的滋味和数学思维过程。

看来课堂上要有问题意识,有了这样的意识,我们才会细致地思考,站在制高点上,站位不一样,思考问题的角度就不一样……自然有了问题意识,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的路径,就找到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强化问题意识 提升课堂教学能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qisgqtx.html